5月9日,为提升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灾害防控水平,为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决策支持,由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大学、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的“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灾害防控学术会议暨坝道工程医院齐鲁交通分院、轨道交通分院(济南)成立大会”在济南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复明、周绪红、葛修润、郑颖人、周丰峻、王景全、杨永斌、胡春宏、蔡美峰、郑健龙、陈湘生、张建民、李华军,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共14名院士出席了本次会议。此外,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相立昌同志,中国工程院王复明院士,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徐群同志,山东大学樊丽明校长分别致辞。
山东大学樊丽明校长指出,山东大学正在按照“顶天立地”的推进思路,全力推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其中,交通学科及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来的积累和发展,在隧道、地下空间等交通工程领域已经形成鲜明研究特色,特别是近几年来,交通学科发挥优势、乘势而上,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带来的良好机遇,与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今年共同成立了齐鲁交通学院,充分整合学校交通及相关学科的学术、人才、资源优势和齐鲁交通发展集团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地方和国家发展服务。
中国工程院周绪红院士、中国工程院杨永斌院士、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教授、同济大学黄宏伟教授、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修春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分别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灾害防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讨。
“工程医院”理念由王复明院士最早提出,他长期从事基础工程设施安全维护理论和技术研究,被誉为病路险坝“微创”修复专家。近30年来,王复明院士及其科研团队潜心研究水利、交通及市政设施监测修复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基础工程防渗修复及应急抢修,解决了多项重大工程难题。建设“工程医院”的根本目是,通过搭建开放共享的平台,汇聚人才技术及信息资源,整合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构建基础工程“体检—诊断—修复—抢险”综合服务体系。
“工程医院”也像人的医院一样,设有综合科室、专业科室和特色科室,总院和分院联网运行,协同合作,实现互联网时代基础工程“体检在现场、诊断在云端、专家在全球、服务在身边”的快速抢修模式。
坝道工程医院齐鲁交通分院、轨道交通分院(济南)的成立,为从事道路交通工程、城市轨道工程的众多科研、工程人员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也将成为校地、校企合作的典型案例,有利于发挥各方优势,汇聚人才、技术、资源,创新合作模式,夯实人才支撑,突出创新驱动,助力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处理道路、城市轨道工程疑难复杂问题,诊断、治理病害,研发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加强技术与人才培训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