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度过危险路段。帐篷内研究救灾方案。
突破危险区检测水样。时任副省长王随莲为卫生监督队授旗。时任省千佛山医院院长袭燕向灾区来鲁伤员赠送礼物。穿梭在临时安置点的医护人员。
北川地处山区,交通隧道较多。地震发生后,山体结构受到破坏,而且余震不断,这些隧道随时面临垮塌风险。2008年5月23日,山东救援车队在通过这个隧道时,为降低风险,采取一辆车通过隧道后,发信号通知下一辆出发的方式逐辆通过。每辆车进入隧道前,车上的救援队员们每人都写下遗书,交由下一辆车上的队员保管,以防不测。省立医院医护人员将伤员背下飞机。 山东省医疗卫生队在北川县临时医疗保健中心进行首例硬膜外麻醉手术。标志着正常医疗秩序完全恢复。省千佛山医院救援队到达灾区的第一夜,没有房屋没有帐篷,队员们在废墟旁露宿。
青岛市首批卫生监督援建队员在下乡处理
突发事件的途中。心理学专家徐兰在和灾区来鲁患者沟通。南坝镇古龙村巡诊,医疗队员在农用车上治疗无法转治的病人。坍塌的南坝镇小学,首个外省医疗队山东省立医院医疗队进入南坝镇重灾区。
时任省卫生厅副厅长仇冰玉(左三)到营地慰问
山东卫生援建队在56天内建成了北川县临时保健中心和临时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并投入使用。护理人员在为废墟中救出的锁骨骨折小学生包扎时不慎弄疼了孩子,省立医院骨科专家周东升心疼得当时就发了脾气,亲自动手一边为小伤员包扎一边安慰孩子。
时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运(右三)在副院长陈子江陪同下到爱心病房看望伤员
聊城市人民医院救援队员张保军把临行时母亲给自己买的核桃送给灾区伤员。
临时搭建在帐篷的北川县人民医院逐步恢复部分医疗服务
普外科护师曹菁菁(右)抱着从废墟中抢救出来的一岁的小伤员露出幸福的笑容。医护人员搜遍所有救援队员的行李,找出唯一的一罐八宝粥喂给孩子。灾区来鲁小伤员和照顾她的护士长依依不舍。医者父母心、川鲁一家人。
2008年5月12日
14:28 四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19:30省政府办公厅指令省卫生厅组派50人的医疗卫生救援队。
19:40省卫生厅党组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卫生应急救援机制;成立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 领导小组和来鲁伤员救治工作领导小组。
21:30山东省第一批由11个单位内、外、儿、急、心理、疾控、卫生监督等专家共55人组成的4支医疗卫生救援队组建完成。当夜,省卫生厅连夜组织200名多学科专家组成10支救援队作为第一梯队,随时准备赶赴救灾前线。
2008年5月13日
07:30 55人救援队在济南机场紧急集结。
09:30救援队飞机起飞。
13:00救援队到达成都机场。
16:00山东55人救援队进驻都江堰市,成为外省首支进入灾区的地方省级医疗卫生救援队。救援队连夜展开医疗救助。
2008年5月14日
02:00卫生部紧急通知山东省调派50辆救护车赴川。省卫生厅连夜召开会议,从济南、青岛、潍坊、烟台、淄博、东营抽调50辆当地最好的车辆,组建5个车队。
10:00下午50辆救援车队出发,奔赴灾区。16日,车队抵达成都。
山东省卫生厅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临时党总支在绵阳成立,总指挥为时任副厅长康永军。
2008年5月15日
10:30 卫生部紧急通知山东省增派10人防疫队。
14:30由济南市疾控中心10名专家组成的防疫队携带消杀灭用品赴川。
2008年5月18日
省卫生厅从全省各地1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抽调62名以感染控制、ICU、肾病科为主的专家组成医疗队飞抵成都。同日,山东首批救援队三队队长周东升、二队副队长王玉林带领10人医疗突击队,留下遗言,冒死步行进入受灾最严重、与外界交通通讯完全断绝的平武县南坝镇,是进入该镇的第一支医疗救援队。
2008年5月19日
22:30卫生部紧急通知山东派出80人的卫生监督队伍。省卫生厅连夜组织由112名卫生监督员、16辆监督执法车组成的卫生监督队伍,配备检验设备和有关物资,20日9:00出发赶赴灾区。
2008年5月22日
中央确定山东对口支援北川县。北川是“5·12”特大地震中损失最严重的县,县、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毁损,全县卫生系统职工507人,154人遇难、324人受伤,全县医疗服务体系全部瘫痪。山东驻各灾区救援队伍开始移师北川。同日,首批144名灾区伤员运抵山东,至27日共接收伤员3批397名。
2008年5月25日
山东派出的16名以内科、儿科、皮肤科为主的医疗队抵达绵阳。至5月30日,山东省卫生系统共向灾区派出医疗队、防疫队、救护车队、卫生监督队共26支,507人,救护车78辆,分布在成都市、都江堰市、眉山市、绵阳市、平武县、北川县等十个市县乡(镇)。
2008年5月31日
山东卫生救援队“换防”,时任省卫生厅副厅长仇冰玉任第二任总指挥。
2008年6月25日
省卫生厅制定《关于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北川地震灾区工作方案》。当日起至28日,省卫生厅连续派出21支队伍、共196名卫生防疫监督人员支援北川灾后重建工作。
2008年6月28日
全省卫生系统赴川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会启幕。
2008年6月30日
山东卫生救援援建队“换防”,时任省卫生厅人事处处长左毅任第三任总指挥。
2008年7月3日
省卫生厅派遣50人医疗队,到达北川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医疗卫生防疫全覆盖,医疗服务体系普遍建立,成为全国援助省市中最先实现对受援县所有乡镇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的省份之一。同日,省卫生厅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筹建北川县临时医疗保健中心和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两个中心”),承担原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县卫生监督所职能。
2008年7月底
“两个中心”基础建设完成,并初步开展医疗服务。“两个中心”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业务用房86间,住院床位64张。
2008年8月14日
省卫生厅成立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
2008年9月1日
“两个中心”正式挂牌营业。8月27日,山东省援建北川“两个中心”首批700万元的医疗设备交付使用,北川县正式恢复医疗卫生服务工作。
2008年9月4日
山东省接收的397名灾区伤员全部伤愈出院。
2008年9月21日
北川县临时医疗保健中心首例硬膜外麻醉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震后北川正常医疗卫生秩序全面恢复。
2008年9月22日
山东卫生援建队“换防”,时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赵吉来任第四任总指挥。
2008年9月24日
北川境内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灾,大量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全县20个乡镇全面受灾。山东救援援建队伍立即开展医疗救治和危房防疫工作,全力确保了当地伤员的生命安全,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2008年10月31日
山东援建北川县远程医疗会诊中心正式启用。
2009年4月26日
山东卫生援建队“换防”,时任省保健局副局长梁军任第五任总指挥。
2009年5月
从北川县医疗卫生系统选派15名医务人员到山东进行为期一年的进修。
2009年12月
山东省第一批人力支持医疗卫生队员到北川进行挂职培训。
2010年1月1日
山东卫生救援队“换防”,时任省卫生厅应急办调研员李道文连续任第六、第七、第八任总指挥。
2010年3月
从北川县医疗卫生系统选派第二批33名人员到山东进行挂职进修。
2010年12月26日
山东省第十一批援川医疗队返回山东。我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恢复重建医疗卫生工作全部圆满结束,取得了援助北川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决定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