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济南6月2日电(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车慧卿)新时代,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将何去何从?它如何与专业教育结合?课程如何设置?创业教师如何培训?6月2日,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全国140余所高校和20余家企业的代表齐聚山东大学,共同见证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的成立。
据了解,在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国家政策方针的基础上,该联盟将积极开展创新方法课程培育与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和资源库建设,组织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创新创业学院建设研讨,组织和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接和发布企业创新需求,深化产教融合,举办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论坛等各项工作。
作为非营利性的教学和学术组织,该联盟将采取轮值主席制落实具体工作。自2018年3月,山东大学作为首任联名主席启动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筹备工作以来,得到了国内众多高校和企业的热烈响应。截至目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学院联盟共有全国120所高校、31家企业成为联盟首批会员单位。联盟成立后,将借助该平台,发起创新应用类大赛,提供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学院院长论坛,为成员单位提供交流和学习共享等公益性服务。
据悉,该联盟对企业会员持开放态度,首期会员单位中有20%左右的企业会员单位,这也是联盟针对产教融合,校企共创创新创业教育未来而做出的努力。
早在2009年山东大学就印发了《山东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创新教育活动普及和提高、训练和竞赛相结合的原则。”一年后又成立山东大学创新教育工作委员会,统筹全校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同年颁布新版培养方案,首次设立创新创业通识核心课程,明确规定每名学生必须修读至少2个学分方能毕业。至此,创新创业教育全面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