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阶段,只有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丽的青春。当年华老去,回望来时路,一定不要因为没有参与伟大的时代、投身伟大的事业而感到遗憾。”22日上午,山东大学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该校中心校区举行,这是山大首次一校三地同时在济南举办毕业典礼,山大校长樊丽明在毕业典礼上勉励毕业生,“要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你们将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山大……虽然,有的同学感叹还没跑遍八个校区,有的同学后悔还没谈过一场同校异地的恋爱,有的同学还觉得大学生活不够完美。但在我看来,你们身上早已留下了鲜明的山大印记……”在22日上午山大本科毕业生的“最后一课”上,当校长樊丽明身穿校长服出现在主席台时,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紧接着,樊丽明以《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为题,给在场的约6500名毕业生上了“最后一课”,她首先回顾了最近四年来学校取得的显著进步。之后,围绕“奋斗”这个关键词,她深情讲述了四位山大校友奋斗的故事。记者粗略数了一下,这个词语至少出现了26次。
樊丽明讲的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山大光学系1980级校友薛其坤院士。他率领团队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相关论文发表后,被杨振宁称之为“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为求深造,他曾三战考研。博士阶段,他受邀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作报告,英语口语不好的他,将20分钟的英文报告反复练习了80多次,最终征服全场。为研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四年里他带领团队进行了上千次实验,最终获得巨大成功。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山大齐鲁医院教授张茂宏。1947年,张茂宏到齐鲁大学求学,毕业后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76岁退休后,他又被齐鲁医院血液科返聘,至今仍在一线工作。现在,他还坚持每天阅读国内外文献,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每周二查房、周四进行疑难病例讨论。70年来,他始终秉持着一颗“仁心”,用“仁术”为病人消除病患。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山大2009级校友李天驰。2015年,还在欧洲读硕士的李天驰,看到北欧地区少儿编程教育的普及,结合对国内市场的分析,敏锐捕捉到巨大商机。在距离毕业不到三个月的时候,他毅然中断学业,回国创立自己的公司——编程猫。从微信公众号起步,他带领团队坚持自主创新,推动产品迭代,一步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在线少儿编程教育平台。
第四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山大物理学院1960级校友魏世杰。1964年,刚刚毕业的他服从分配,奔赴戈壁荒滩,来到了青海221厂,后辗转四川绵阳核基地从事核武器研究。因负责测试炸药参数,他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在他身边就曾发生过两次爆炸。他隐姓埋名26年,为铸造我国国防核盾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回到家乡青岛后,他义务进行科普工作,为20万人做科普报告近400场。然而命运似乎和他开了玩笑,儿子因智力问题无法照顾自己;女儿又患上精神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妻子因为承受不住家庭的压力也身染重病。面对家庭重大变故,他没有被多舛的命运击倒,毅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细心照料妻子和儿女。
最后,樊丽明寄托了她对毕业生的殷殷期望,“奋斗需要家国情怀的担当,在奋斗的道路上,山大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