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湖南招生组连日来为招生宣传不辞辛苦,有的工作人员在现场汗流浃背接受咨询,有的工作人员半夜卧床仍然在给学生发信息。图/受访者提供
7月2日中午,山东大学湖南招生组的微信晒出了一组山东大学湖南招生组工作人员连日来为招生宣传不辞辛苦的镜头,有在现场汗流浃背接受咨询的,也有半夜卧床仍然在给学生发信息的。
这些镜头将招生组台前幕后的许多细节还原给读者。一时间,不少人在朋友圈纷纷点赞,一个叫“promise”的网友回复道:“山大是个有情怀的大学”。记者就此连线山大招生组。
每天接待近千名来访者
山东大学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湖南招生组组长李海燕告诉记者,他与招生组的工作人员是6月25日下午抵达长沙的。
6月25日,湖南高考档分1分段一出来,李海燕马上整理数据,分析研判,列出录取预估分,并与招生组成员开会发布咨询口径,布置咨询工作,安排具体行程。当天晚上立马安排人接听热线,回复短信、微信、QQ等。26日早上6:30起床,先后到周南中学、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接受面对面咨询。晚上还要与招生组成员碰头,总结一天的工作,汇总整理报考山大意向表,分别跟有意向的考生电话短信联系,一直忙到深夜。
李海燕在微信中说道:“在这几天里,招生组团队的各位老师和小伙伴们为了山东大学能够吸收到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为了给湖南优秀学子青年才俊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机会,不辞辛苦,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归,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奔赴各个咨询点,每天接待近千名来访者,每天接数百个热线电话,每天回复上千条微信和QQ留言,每天晚上发送近千条短信。有时半天来不及喝一口水,就怕怠慢了每一位学生和家长;咨询电话随时带着不敢关机,担心一个小小的举动伤害了考生的心;咨询微信QQ有问必回,只想着给每一个来访者提供最专业最暖心的答复。”
看家长“脸色”,问答有技巧
每年的高考集中咨询会,有人形容为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预示着抢人大战的惨烈。但李海燕更想把它当成一个个生涯规划咨询会。
李海燕告诉记者,他学会了看家长的“脸色”,一种是扬眉吐气,大声吆喝,一种是低眉顺眼,小声询问。所有家长几乎无一例外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学校的预估分是多少?”李海燕一般不会直接说出预估分,而是低声反问孩子考了多少分。这一方面是出于避免来访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高了不敢报,低了不愿报),但更主要的原因是要照顾每个家长的情绪和心理,特别是那些看起来不太自信的家长。
如果分数跟预估的差不多,李海燕会积极鼓励他填报,如果差得比较远,他会建议填报农林等性价比很高的211学校或其他适合孩子以后发展的高校。
李海燕2001年到湖南师大艺术考点进行艺术招生,2013年开始全面负责山东大学在湖南省的招生拓展工作,今年是他在湖南招生的第18个年头。
李海燕出生在山东,刚开始很不习惯湖南的天气和饮食。2001年寒假来湖南招艺术生,即使是穿着羽绒服,仍然感觉冷。他起初吃不了辣椒,经过18年的“锻炼”,他再也不怕辣了,甚至每餐都要点辣椒炒肉。
本报记者殷建军长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