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网济南7月25日讯 21日,华侨大学2018年“中华文化之旅”夏令营“根在中国”齐鲁文化研习营一行来到山东青岛,35名华侨、华裔学生进行为期7天的感知齐风鲁韵的文化之旅。
在青岛,上合青岛峰会会址,大家参观了大范围会议会址、小范围会议会址以及双边会议会址,亲身感受“互信互利、平等协商”的“上海精神”,深刻体会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对世界的贡献;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学员们从企业兴衰发展的历程中,读懂了百年中国近代史,理解了实业兴国、科技兴国的重大意义,也更坚定了同心共圆中国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青岛八大关特色建筑群中,学员们不仅参观了中外风格交融的建筑,而且从特色建筑明白了历史,深切理解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警言。
在济南,大家徜徉在山东大学博物馆的历史长河,被中华灿烂悠久的文明所吸引,不时发出赞叹声,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在趵突泉边,看到汩汩泉水,听着导游讲解,同学们在学习历史文化中,懂得了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
在实践中凝聚共识、在研习中明确方向。华侨大学2018年“中华文化之旅”夏令营不仅有实地参观,也有研读经典《论语》以及学习交流讨论,这些都深深地触动了境内外学生,让他们受益匪浅。
来自菲律宾的潘莹莹说,青岛啤酒家喻户晓,去了青岛啤酒博物馆之后,便发现虽然只是一支普普通通的玻璃瓶,却有着不一样的故事。她们第一次目睹啤酒的制作过程,从发酵到包装,都有着严格的管控。在品尝了博物馆里面的原糖浆啤酒后,用了一个字总结“棒!”
来自中国香港的张建美说:“目前,最令我感叹的就是夏令营的第一站上合青岛峰会会址。不论是泰山厅的‘仁’者生息,还是黄河厅的“智”者乐水,江海河亭,正好上下对应形成‘山高水低’之意。这让我忍不住感叹设计者的巧妙构思,简简单单的设计却展露出这么多的韵味,传达了这么多的理念。”
来自中国台湾的林柏钧,参观了青岛啤酒博物馆,了解了百年来啤酒生产的工艺变化,感慨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深刻理解了创新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力求创新,为工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在为期7天的文化之旅中,大家还将赴曲阜、邹城、台儿庄、泰安、淄博参观学习,近距离感受齐鲁文化的魅力。据悉,华侨大学是国内招收境外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一直将“为侨服务,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办学宗旨。中华文化之旅是学校“根学爱梦”四位一体创新境外学生培养模式工程项目之一。今年,学校总共开展齐鲁文化、巴蜀文化、三秦文化、荆楚文化、中原文化、吴越文化等六个“根在中国”研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