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一男子多年来饮食只能靠胃管鼻饲 日前在济南治愈

发布时间:2018-08-13 02:31:55 发布来源:济南时报 作者:孙镇镇

   对于“贲门失弛缓”患者来说,吃饭这一最简单的事却是难以实现的“愿望”。日前,一例重度难治性贲门失弛缓病人,在济南通过消化内科手术,解决了30余年的“顽疾”,得以恢复正常饮食。

  53岁的冯先生是河北人,30多年来反复吞咽困难,饮食只能通过胃管鼻饲来解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2011年,冯先生在当地医院做了一次经腹食管贲门肌切开术,但2年前症状再次加重,他又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做了一次手术,但因术中粘连严重等原因,仅切开部分肌层就终止了手术。2个月前,冯先生病症持续加重,无法进食,且出现平卧呛咳,体重明显下降,骨瘦如柴。无奈之下,他只能通过置入胃管鼻饲度日。不久前,冯先生被家人送至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该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卢雪峰为其检查发现,他除了有两次腔外手术史外,组织纤维化及瘢痕严重,并且CT示食管重度迂曲扩张,X片示食管弯曲最底处低于贲门,贲门口极度狭窄,实施第三次手术很难。

  患者的病情需尽快处理,与冯先生及其家人沟通后,卢雪峰决定为其行经口开放内镜粘膜下肌切开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进行肌切开的微创新技术,2008年首次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卢雪峰说。术后,冯先生症状明显改善,也未出现并发症,第3天已可以吃面条。日前,出院的冯先生体重比入院时增加了3公斤,现在已能够正常吃饭。

  据了解,贲门是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是胃上端的入口,为食管下段的部分结构,食管中的食物通过贲门进入胃内。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或巨食管,是由于贲门部肌肉功能障碍,持续收缩痉挛的贲门部肌肉如同“紧箍咒”一般束缚着患者的食管,大量食物滞留在此,从而逐渐使食管腔扩张、张力减低、蠕动减少的一种疾病,继而诱发呕吐、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