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共话“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发布时间:2018-09-06 21:11:45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赵琳
  □记者 赵琳 报道
  本报济南9月5日讯 来自中国、美国、智利、巴基斯坦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名专家学者已确认出席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共同探讨文明的相融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途径,为人类未来和平、有序发展献计献策。
  今天,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9月26日至28日在曲阜举办,主题为“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设置3个分论题:“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探索;责任与担当:迎接人类文明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山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在推动中华文化在核心价值层面走出去方面,地位重要、责无旁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兼论坛秘书长王红勇介绍,近年来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进程中当好排头兵。省委省政府对尼山论坛高度重视,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部门携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与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相衔接,着眼提升尼山论坛品牌影响力,着力把尼山论坛打造成传递中华文化立场、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交流的平台,成为向世界介绍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传播平台。
  王红勇透露,山东将进一步加快筹建孔子大学、组建中国儒学院的步伐,推动儒学教育研究传播资源的有效整合。“我省把尼山论坛作为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将集聚、挖掘独特的儒家文化,着力构建儒学研究传播新高地、构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新高地,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现山东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据介绍,本届论坛着眼机制化建设,通过提升举办层次规模、成立理事会及秘书处、设立学术委员会等多种方式,实现论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新闻发言人徐向红表示,今年,尼山论坛将与孔子文化节相衔接,合并举行开幕式,
“整合资源,集聚优势,加快推进尼山论坛机制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论坛层次和水平,提升论坛影响力和知名度”。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介绍,计划今后把尼山论坛、孔子文化节、世界儒学大会统筹举办,单数年举办世界儒学大会,双数年举办尼山论坛,有效扩大“孔子”品牌影响。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既是本届尼山论坛邀请的重要学者,也参与了论坛学术活动的设计。他介绍,本届尼山论坛设计了主论坛、女性论坛以及“一带一路”城市联盟论坛。主论坛包括3场高端对话活动,邀请在不同文明背景成长的高水平学者和专业人士,对不同文明进行阐释和对话,寻求文明的交融与互鉴;4场大会主题演讲,邀请高水平学者和专家对论坛主题进行探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建言献策;另外还安排了24场分组对话活动,展开不同视野、不同层面的对话,探讨人类的发展与文明的未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记者采访了多位将要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他们表示,要充分利用好尼山论坛这个平台,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