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2018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9月26日启幕

发布时间:2018-09-26 15:51:0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德不孤,必有邻。”9月26日上午,海内外万千游人会聚在东方文化圣城——济宁曲阜,2018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正缓缓拉开帷幕。

 礼乐长鸣,金声玉振。孔子文化节迄今已连续举办了34届,历久弥新,年年都有新变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不变的是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双剑合璧”燃爆节庆影响力

 每年孔子文化节的主题都是一大亮点,今年的主题是“用儒家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笔者在此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确定这个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曲阜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儒学研究与传播重要指示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为发挥济宁作为孔子的家乡、儒家文化发源地的独特优势,借助孔子文化节这一国际文化交流重要平台,在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中,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与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开幕式合并举行,时间为9月26日上午,地点在曲阜尼山圣境大学堂。本届论坛主题为“同命同运相融相通:文明的相融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展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分论坛、分组对话、学术讲座等活动,全部安排在尼山圣境举办,这也是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直播的主会场。“孔子文化节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合并举行,这样就既做大了孔子文化节,又做大了尼山论坛,它的外溢效果和影响就更大。”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王志民说。

    作为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致力构建儒学研究传播新高地,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儒学在东亚乃至世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对话交流,展现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本届论坛在规划设计、组织形式、活动安排上都与往届有较大不同。论坛着眼机制化建设,有效整合山东文化资源,通过提升举办层次规模、设立学术委员会等多种方式,实现论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介绍:“我们邀请的学者,不光是具备专业知识,还对人类文明的当下和未来有自己系统的思考,保证本次论坛的思想品质能达到相当的水准。”

   今年孔子文化节期间将累计举办30多场研讨、演讲、论坛等互动式、参与性的活动,更好地搭建了一个山东思想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孔子文化节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双剑合璧”将使山东省、济宁市对外走出去迈出更大的步伐。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