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看长清怎样“点石成金”

发布时间:2018-09-28 04:16:59 发布来源:济南日报9月28日都市经纬A11版 作者:邵明红

    长清区积极推进政校企产学研合作。
  本报9月27日讯(记者 邵明红通讯员 李娜 路好英)昨天,在长清区发生的两件大事都和石头有关。一个是上午举行的2018年“水长清”杯长清第九届根雕奇石博览会开幕式,一个是山东大学灵岩石文化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灵岩固废综合利用研究中心签约启用。因为这两件事,长清那些“疯狂的石头”有可能完成身份的蜕变,实现奇石走上厅堂,废石头变成宝。
  先说长清根雕奇石博览会,该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8届,每届博览会都会吸引来自全国的数百家参展商报名参加,成为长清区固定的品牌展会。展会展示的各类观赏石、木鱼石制品、玉器和盆景等更是能达到10万余件,每届展会成交额约1000万元,是济南市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根雕奇石博览会。这些展品中不乏长清区本地的石头。其中,泰山石、竹叶石等特产观赏石颇受奇石收藏爱好者珍爱。而这里的木鱼石因其质地坚硬细腻、色泽凝重和纹里清晰等特点,经过精心雕琢,可制成各类造型美观的实用器皿及观赏收藏艺术精品,产品已经畅销国内外“走上厅堂”。
  与此同时,“点石成金”甚至把废石头变成宝的“魔术”也正在长清发生。位于孝里镇东风渡槽附近的齐长城源头主题标志雕塑,就是用高强无机硅溶材料制作的。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已经成为长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靠资源消耗实现发展的企业将面临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长清一批传统石材企业逐渐意识到转型的必要性。以山东灵岩石业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近几年承接了一大批文物和古村落的抢救性保护任务,主要业务已经从一个单一的石材加工业转向石文化和文物保护研发生产等。在山东大学灵岩石文化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灵岩固废综合利用研究中心签约启用会议上,该公司董事长房立民在发言中提出,要打造“一中心、四板块”的发展新格局。其中的“一中心”即刚签约启用的山东灵岩石文化研究中心,该企业将联合山东大学重点对文物保护材料及产品、石文化创意及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进行研发。而作为全省石材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交流座谈会的一项重要议程,山东大学灵岩石文化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灵岩固废综合利用研究中心的签约启用同时也是长清区推进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又一成果,目标就是让石头更有文化内涵,让固废弃物综合利用更高效、节能,助力全区石材产业新旧动能转换。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