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李君如:建设好“一带一路”需始终关注人心

发布时间:2018-10-23 13:43:00 发布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郑芳芳

  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一带一路、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振兴、改革开放、职业教育现代化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李君如:建设好一带一路需始终关注人心】

  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表示,建设好一带一路需要两条纽带:一条是经贸纽带,这是利益纽带;另一条是文化纽带,这是人心纽带。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人民,有些文化背景相近,也有一些文化背景不同。不同文化背景国家的交往不仅要以利相交,而且要以心相交。光有利益纽带,没有人心纽带,不仅是不完全的,而且是不牢靠和不可持续的。对此,我们切不可大意。对于我们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应当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态度。首先,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思想文化是必定的,这正是各国人民互学互鉴的客观基础。其次,不同的国家之间有不同也有,了解不同、关注不同,不是要放大不同,而是为了更好地求同。再次,关键不是看有多少差异,而要看我们能不能做好工作。最后,只要以发展为最大公约数,把相关国家的利益和各国人民的情感结合起来,就能够顺利推进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

  摘编自《解放日报》

  【林聚任: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林聚任指出,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20%,提高到目前的近60%。但城市的快速发展与繁荣跟许多农村地区的凋敝与衰落形成了鲜明反差。概括来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的二元发展政策以重城轻乡为特征,致使城乡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城乡居民身份和地位出现分化。我们应从新的认识高度去重新审视中国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首先需调整城乡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克服城市发展优先的偏向,真正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和策略;其次需要进一步变革城乡二元结构体制,进行机制和体制创新,打破城乡壁垒,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最后需要在承认城乡差别基础上实现城乡关系的和谐。

  摘编自《光明日报》

  【蒋和胜、杨时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好乡村振兴路】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蒋和胜、杨时革表示,走好乡村振兴这盘大棋,必须把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优先任务,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一是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多渠道、多样化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提高扶贫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到人帮扶为抓手,以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为依托,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三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树立扶贫先扶志、扶贫要扶智理念,逐步消除精神贫困;更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四是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监督。科学确定脱贫摘帽时间,完善扶贫督查巡查、考核评估办法,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坚决严肃查处,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摘编自《人民日报》

  【袁久红、夏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

  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久红,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夏林表示,改革开放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一场更为深刻且全面的社会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场革命最主要的成果。回顾这40年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一个事实:改革开放每一步突破,都对应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新时代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摘编自《新华日报》

  【李德方:职业教育现代化要做到三个回归】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方认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既要关注现代化的一般特征,更要关注教育的独特性,应该要体现教育独有的温度、厚度与高度。当前,我们离职业教育现代化还有不小的距离。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我们要尊重规律、摒弃浮躁、努力实现三个回归。职业教育要回归真实。让真实的数据为大家所知、让真实的状况为大家所见、让真实的心声为大家所闻。只有这样,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才有实现的可靠基础。职业教育要回归常识。要避免设施设备、师资人员跟不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难见其效的现象。职业教育要回归自然。人才培养必须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教学过程必须要有职业相关者的参与,培养结果必须接受职业实践的检验。更为关键的是,要考虑到职业发展的趋势,让学习者能够保持自由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