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为民营经济敲下了“定音锤”,给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
回望改革开放历程,山东广大民营企业家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一步步发展壮大,成就一个个业界传奇。当前,我省正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给民营企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今天起,本报推出“民营企业家故事——四十年回头看 眼前事敢担当”专栏,挖掘改革开放精彩故事,展现担当作为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 本报记者 张春晓 张国栋
“经常有人问我,创业难还是守业难?我说,守是守不住的,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既有的才能保留下来。”说这番话的,是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11月3日,记者在齐鲁制药集团办公楼见到李燕时,她激动地提起了两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我省召开的民营企业家座谈会。“自中央到省里,对民营企业都十分关怀,反过头来看,民营经济如何做?答案都在总书记的讲话中。”
“外表沉静内心强大”“具有国际视野”,来自不同维度的评价,勾勒出她不同的侧面。而李燕本人,更愿意把自己比作“追梦者”,沿着父辈创业轨迹,她时刻没有停下开拓前进的脚步。
李燕感慨说,民营企业要想成功,并且基业长青,关键要靠“精神原力”。对于齐鲁制药而言,密钥就是保持定力、坚定信念,在“创新”和“国际化”上矢志不渝。
走进齐鲁制药公司展厅,今昔对比令人震撼:1981年,齐鲁制药产值不到200万元,而2017年的数字是200亿元!齐鲁制药沿着“一年一小步,十年一大步”的轨迹,规模和体量一次次实现突破和跨越,悄然间已连续稳居国内医药工业企业榜前十、省内药企龙头地位。
1993年进入公司,从流水线上洗药瓶干起,中间历经多个岗位历练,2009年担任总裁至今,李燕亲历并见证着这一切。如果说,父辈为这家企业奠定根基、绘制蓝图,李燕则主导这一切变成了现实,并创造性地带领公司跃升至更高一个层面,那就是迈向产业价值链最高端,继而走向世界医药产业舞台中心。
回望40年,齐鲁制药发展历程中有几次大的转折点,1982年拿到青霉素许可证,1987年与山东医学院(现山东大学医学院)联合成功开发国家二类抗癌新药卡铂,填补国内空白……“齐鲁制药是一家具有改革创新基因的企业。”李燕说。
其中,1992年引进德国大型冻干机的事情让李燕铭记至今。当时企业面临两个选择:如果是正常交货期,需要第二年机器才能到位;如果要现成的三台冻干机,比正常贵1000万元。要知道,那时的齐鲁制药产值刚过亿,这1000万元就是一年利润,现任齐鲁制药董事长的李伯涛毅然要买现货,
抢先一年时间推出抗生素产品,一下占领市场。
“时刻领先一步”的思想和坚持“国际水准”的理念,深深根植到李燕的心中,并升腾成一个梦想:一定要牢牢掌握发展主动,参与国际分工,跻身世界医药强者之林。
任齐鲁制药与意大利企业合资的齐鲁安替比奥制药有限公司中方总经理时,李燕和她的团队语出惊人,提出“做世界头孢菌素的领导者”。当时,业内没有多少人相信他们的话,就连外方合资伙伴也不看好,只当是这帮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随口吹牛而已。
确如人们所料,最初几年里,公司发展并不顺利,甚至一度因为产品单一、企业知名度低等因素陷入困境。后来,公司由中方全面接盘,以李燕为首的“全华班”管理团队顶住压力,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相继开发出多个重磅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线。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加强管理创新,在激烈竞争中取得成本优势。现在,齐鲁安替已然成为世界头孢菌素领军企业,在业界举足轻重。
依靠创新驱动,齐鲁制药的发展版图不断拓展。重视研发,在李燕这里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高达10%。2014年以来,齐鲁制药已相继在美国西雅图、旧金山、波士顿以及上海建成4个创新中心,构建起了以济南总部药物研究院为研发主体,上游与齐鲁制药美国公司、国内外创新研究公司相衔接,下游与各子公司研发部相衔接,涵盖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的早期发现、开发、产业化的完整创新研发体系。
源源不断的创新,让齐鲁制药进入新一轮“盛果期”。从2016年底至今,齐鲁制药已经相继拿到10个新药上市批文,都是抗肿瘤、乙肝、艾滋病、眼科等重大、多发疾病领域的一线药物,这样的表现在业内十分抢眼。
“中国人的‘药瓶子’要攥在自己手里面,齐鲁制药要做全球新、全球好的创新药物,要成为世界级的制药企业。”李燕告诉记者,如果说仿制药是解决用药贵的问题,创新药就是解决临床无药可用或提高治疗水平的问题。目前,齐鲁制药在研新药项目200余项,其中30余个项目是创新药项目,未来数年内,在世界前沿创新药物研究领域,将有10余个药物进入II-III期临床阶段,尤其是多个“重磅炸弹级”生物医药项目有望上市。
“总书记的讲话给广大民营企业吃下了定心丸,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李燕说,齐鲁制药在济南建成了占地1200亩的生物医药产业园,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之一。“不断加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入,就是我们对国家、对山东满怀信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