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全国120多重点高中代表齐聚山大 探讨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

发布时间:2018-11-10 11:00:11 发布来源:齐鲁网 作者:张洪波

齐鲁网11月10日讯 人的培养与成长,是连续的。但一直以来,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断裂”: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就是指向高考,而这与高考后学生培养的方向是有偏差的。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这一问题出现转机,加强高中与大学教育间的衔接,成为业界共识。11月9日,山东大学第十四届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在中心校区成功举办。着重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招生与人才培养工作。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20余所中学校长参加论坛。

微信图片_20181110103530.jpg

开幕式上,樊丽明代表山东大学对各位中学校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在招生拓展方面辛勤付出的各位同志和老师表示衷心感谢。樊丽明首先对山东大学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做了简单介绍,指出山大具有底蕴深厚、学科综合、实力雄厚三个特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樊丽明针对山东大学与重点中学的合作,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打造开放式的合作平台。第二,打造共享式的实践平台。第三,搭建研究型的交流平台。最后樊丽明表示,面对高考和招生制度的改革,此次校长论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山东大学愿意与各重点中学一道努力,大力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良性对接与高效协同,分享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工作思路相关信息,各方通力合作,共同研究以促进问题的解决。目前,在山东大学,已经为各科学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顶尖人才培养体系,包括,面向理科生的泰山学堂,面向文科生的中国古典学术实验班尼山学堂,还有面向工科生的崇新学堂,面向医科生的齐鲁医学堂,都是为了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加速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而设立。

随后,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杜泽逊教授和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分别作报告。杜泽逊以山东大学中国古典学术实验班——山东大学尼山学堂为例,从学校顶层设计、课程与教材、教师与学生、基础与创新、制度与章程、初见成效五个方面介绍了学校拔尖人才的探索和实践。张志勇以高考综合改革视角下的高中教育为主题,从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与主要内容、山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设计、基于高考综合改革的高中教育变革三个方面做了报告。

下午会议由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姜令嘉主持。山东省实验中学副校长林宝磊、杭州学军中学副校长冯定应先后做了报告。两位中学校长从不同的角度,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际,分享了关于应对新高考改革的心得体会。林宝磊以应对新高考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从重构课程体系、推进选课走班、优化走班管理、破解质量评价四个方面做了报告。冯定应则结合浙江高考的特点以及学军中学的经验对应对新高考改革以及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做了分析和总结。

山东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兼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刘传勇以“百年山大,成就梦想”为主题,从山东大学的基本情况、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优势和特色学科、本科招生拓展情况、生活在山大五个方面进行介绍。他从新高考改革和山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出发,重点讲解了山大深化人才培养的相关举措,并针对新高考改革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方法,阐释了山大未来本科招生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并希望各位校长推荐优秀学生报考山东大学。

会议最后,刘传勇对本次论坛做了总结。他首先回顾了本次论坛的各项议程,并指出新高考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他说,人才的培养要与要与国家的需要相契合,在当前的形势下,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未来的教育要在为国家培养所需人才的同时,积极寻找适合学生个性的发展道路。刘传勇最后希望各位重点中学校长在会后相互沟通,交流经验,共同推动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期待明年在山大再相聚。

作为沟通山东大学与全国重点中学的桥梁和纽带,山东大学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是大学与重点中学校长齐聚的盛会,有力促进了双方的共赢发展,体现了山东大学开放式办学理念。本届论坛邀请了高考综合改革领域的专家学者、具备成功应对经验的浙江省、山东省的中学领导、关注高考改革的专业人士和全国各省市重点中学校长共同参会研讨,为各教育界同仁搭建了一个交流思想、解决问题、分享经验的平台,为全国各重点中学校长交流办学理念、教学改革经验创设了平台,有利于各中学更好地了解山大近几年的新发展新成果及人才培养特色,对新形势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精英人才合作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