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两次配型终于完成造干捐献

发布时间:2018-11-13 07:24:44 发布来源:鲁网 作者:

    开始采集后,志愿者郭坦心情格外轻松。“之前配型成功过一次没捐成,这次给了我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85后郭坦是个热心公益的人,这次捐献,只是他众多助人行为中的一个。“我觉得捐献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如今在高校任职,他觉得是给学生树立了榜样。

  鲁网1113日讯 开始采集后,志愿者郭坦心情格外轻松。“之前配型成功过一次没捐成,这次给了我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85后郭坦是个热心公益的人,这次捐献,只是他众多助人行为中的一个。“我觉得捐献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如今在高校任职,他觉得是给学生树立了榜样。

                               郭坦在家人陪同下采集造血干细胞

                                两次配型得以捐献,为此戒了酒

  眼前的郭坦带着黑框眼镜,很善谈。他一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挺平常的事,甚至临近捐献了,还没有告诉妻子。“怕她担心,也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201211月,还在电视台工作的郭坦跟同事一起,自发登记入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当时他就想,要立志成为一个值得让人尊敬的人。很快,20131月他接到通知,说可能骨髓捐献配型成功,需要去做高分辨检测。“当时非常激动,加入骨髓库时间不长,短短几个月就配型成功,也是十分难得。”但是,抽血之后,再也没有了音讯,郭坦一度十分失落。“一开始我以为是自己身体情况不行,后来才从其他志愿者那里听说不一定是我的问题,也可能是受捐者身体、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停止了配型。”

  今年8月郭坦再次与一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时隔五年,这是给了我一次弥补遗憾的机会。”接到通知后,他立即同意捐献,像是完成一件筹划许久的大事一样。郭坦经常参加朋友的饭局,接到通知后,他就格外注意身体健康,“之前每次都会喝点酒,之后就戒了。”单位同事知道他要捐献,自发陪他一起健身跑步,还有几个也决定入库当志愿者。

                          献血、救援、扶贫,一直有颗公益的心

  “因为知道他是一个热心人,所以做这个决定我一点也不意外。”昨天,妻子李慧和大儿子陪同郭坦捐献。她告诉记者,自己是两周之前才得知配型成功要捐献的消息。“之前对此不了解,有些担心会影响他身体,后来了解了就放下了顾虑,他有这份心意能帮助别人也挺好的。”李慧说,当时郭坦的一句“这是一条人命啊,得帮人一把”,深深触动了她。

  2005年,刚上大一的郭坦就开始无偿献血,一直到现在从未间断,这也开启了他的公益之路。业余生活中他是一个越野爱好者,因为崇敬军人,2015年他发起组成山东40军团义务救援队,遇到雨雪天气义务进行救援,现在救援队遍及全省17地市达到了400多人。此外,组织“携手蜗牛去散步”关爱自闭症孩子的游园公益活动,义务救援队身着反光马甲,保障着游览线路的安全;组织给大凉山贫困地区捐赠衣物;下雪结冰、暴雨阻路,他和救援队的成员就组织道路救援。“几乎每个周都有这类活动,我觉的帮助别人自己也能得到快乐,很值得。”

  郭坦说,他从小就有个英雄梦。“小时候被同学欺负就想如果有个英雄能来救我多好,没有英雄我自己就做英雄,看不惯别人欺负同学我就挺身而出,看不得弱势群体被欺负我就仗义直言。”这是郭坦的内心独白,也因此,造就了他助人为乐的性格。后来通过媒体的工作,他接触到很多正能量的新闻,内心想做一个正能量的人的愿望更加坚定。  

                            希望为陌生兄弟解忧,给学生树榜样

  “老天对你不公,让你这么年轻就患上重病,但他对你又是眷顾的,让我们俩配型成功。……”采集过程中,郭坦时刻惦记远方的陌生兄弟,他觉得自此两人血脉相连,内心有了牵挂。“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运气还不错的人,希望把我的好运也传递给他,一定能挺过去,早日康复。”据了解,受捐者是一个29岁的小伙子,由于白血病紧急入院,已经入仓等待“生命种子”送达。

  “对自己没损害还能帮助别人,像吃饭喝水一样十分平常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如今,山大新闻学院任职的郭坦觉得为人师表,自己更应该做好。“现在在学校里,那么多学生看着我,我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要给他们树立一个榜样。”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