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33岁山大教师捐髓救人 百名师生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后备军

发布时间:2018-11-14 13:56:09 发布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徐从芬

    中国山东网11月14日讯(记者 徐从芬 通讯员 冯刚)据了解,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山东大学职工郭坦则是被选中的其中一位。12日上午,在千佛山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33岁的他进行了造血干细胞采集捐献,以救治一名年轻的血液病患者,郭坦也成为济南市第6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一直是个运气还不错的人,相信我的好运一定会传递给你,让我们血脉相连、守望相助。”他在给受捐者写的信中说道。

  记者了解到,郭坦是山大新闻传播学院、山大广播电视台的一名员工,2005年,刚上大一的他第一次尝试无偿献血,并一直坚持到现在。2012年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3年首次通过初筛,进行高分辨检测,最后却因其他因素停止配型。今年8月,又一次传来初配相合的消息,郭坦感叹这是上天又给了他一次机会。捐献过程有“双盲”原则,当获赠者写信感谢郭坦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机会时,郭坦写信回复道,“老天对你不公,让你的健康出了问题;但老天对你又有眷顾,让你我二人的配型成功,让我们能够血脉相连,继续共创美好明天。你也要加油,要乐观,要积极,永远不要放弃自己。我们以后守望相助,你是我的兄弟。”

  郭坦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广受好评,他主要承担“百微山大”的编导工作,其作品曾荣获第八届“中国高校电视奖”一等奖。在学校本职工作之外,郭坦还每年组织车友在能见度极低的雨雪天气开展紧急道路救援,他还数次组织衣物捐赠活动,将温暖送至大凉山等贫困地区。就在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前几天,一名河南的学生家中突发急事,采用一般的交通方式肯定来不及赶回家,凌晨三点,郭坦得知此事后,立刻开车接上该学生并安全送到河南,连夜返回济南,第二天坚持正常上班。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仅为十万分之一,山东省成功捐献者仅600余名,济南市成功捐献者60余名。据不完全统计,山东大学迄今已有9名师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约占山东省捐献者的1/60;其中济南各校区有4名,约占济南市捐献者的1/152009113日,化学与化工学院2009 级研究生盛翔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也是济南首例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捐献者;2016年,山东大学药学院苏永福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20175月,临床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汪芮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本次郭坦的成功捐献,成为济南各校区第4例捐献者,同时也是首位教职工捐献者。此外,威海校区近年来有5位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他们是:2009年捐献成功的威海校区信息工程学院2009级研究生王维;2013年捐献成功的威海校区图书馆职工赵杰;2016年捐献成功的威海校区机电学院孙洋、威海校区海洋学院曹勇、威海校区翻译学院白睿博。据了解,山东大学“髓缘”志愿服务队的100余名学生已经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后备军。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