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跟堵车说拜拜,济南交通大脑正式开启

发布时间:2018-12-27 15:40:24 发布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

堵车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日常,大家都习惯在拥堵中生活了,早高峰晚高峰不在路上堵个半小时一小时都不叫生活。但山东的朋友们可能过不了多久就要改变这种“习惯”了,昨天山东交警联合山东大学和滴滴出行宣布正式启动济南交通大脑,山东的交通状况变好指日可待了。

跟堵车说拜拜,济南交通大脑正式开启

 

济南交通大脑是济南“智慧泉城”的一部分,旨在作为智慧泉城“市民出行一路通”的“神经中枢”,它基于当前最前沿的交通管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汇聚了济南市当前几乎所有和交通相关的海量数据,融合了济南公安、交通委、城管等多个政务平台数据,第一期建设投资超过2亿元。济南交通大脑的建设由济南市交警支队牵头组织,山东大学负责顶层设计、咨询和实施保障,滴滴出行作为主要开发单位。

跟堵车说拜拜,济南交通大脑正式开启

 

通俗点说,济南交通大脑就是为了改善现在的拥堵交通状况、提高通行效率而开启的。这个交通大脑就跟我们人的大脑一样,人脑怎么处理信息,交通大脑就怎么处理信息。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交通大脑用上了现在最先进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它能够感知到整个市区的交通状况,随时根据实时状况调整每个路口红绿灯的时长,而这个工作主要是靠滴滴来完成。

听起来上面的工作非常简单,但操作起来可不是一句话的事儿。济南市区有多达764个路口的红绿灯,调整几个、几十个红绿灯还好,但这么多红绿灯,需要实现“点”到“面”的跨度,还要考虑突发状况,如一场车祸或者下雨下雪天的影响,这就对交通大脑的算法有了高要求。

跟堵车说拜拜,济南交通大脑正式开启

 

这对一直以来潜心研究路线规划和设计的滴滴来说也是挑战,过去的几年中,滴滴在算法和数据方面积累的经验可以帮助解决济南的复杂交通问题。这几年,滴滴在济南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数据,通过实时和历史数据,滴滴可以预测出济南市区的拥堵状况,并迅速给出解决方案,这也是交通大脑的主要技术支持。

除了交通大脑以外,济南交警还联合滴滴开发了交通诊断平台,今年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平台累计有效调整信号配时130余次,解决28个路口的溢流问题和20个路口的失衡问题。今年11月份,在低效路口消除行动中,诊断平台筛选出8个路口,通过人工审核,最终决定对文化路-燕子山路,文化路-山师东路,文化路-佛山街这3个路口进行优化。

大家知道什么是低效路口吗?相信大家都遇到过,在繁忙的路口,车与车之间、车与人之间往往存在着冲突点,会影响路口内部机动车的正常通行,行人过街也存在安全隐患,造成机动车通过路口的时间变长,路口通行效率降低。而通过平台对3个低效路口优化后,路口晚高峰整体停车延误降低约5%。

不得不说,济南交警联合山东大学和滴滴的决策真的非常明智了。利用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再加上交警部门的管理和决策,相信山东的交通在不久的将来会越来越通畅,我们也期待着跟堵车彻底说再见的那一天!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