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济南启动“交通大脑”打造智慧泉城“神经中枢”

发布时间:2018-12-27 10:46:34 发布来源:海外网 作者:张川

 

济南市交警支队和山东大学共建的“智慧交通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海外网12月26日电 12月26日,由济南市交警支队主办,山东大学和滴滴出行联合承办的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发展论坛暨济南交通大脑正式启用仪式在山东大学举行。论坛活动中,济南交警启动“济南交通大脑”,济南市交警支队和山东大学共建的“智慧交通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心将整合山东大学技术、工程、人文领域众多学科资源,共同为济南市的发展服务。

 

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曹凤阳介绍说,近年来,随着省会城市吸引力和辐射效应不断增强,人车物流急剧增长,济南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30万辆,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停车难、行车难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营商环境和生活品质的突出问题。

 

 

山东大学、济南交警、滴滴出行签署三方合作协议

 

目前,济南市正在探索基于当前最前沿的交通管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汇聚了济南市当前几乎所有和交通相关的海量数据,打造一个极具交通管理智慧的交通管理和服务平台系统,这个系统被命名为“济南交通大脑”。“济南交通大脑”是指通过“大脑+路面”、“科 +创新”打造的“全感知、细认知、快行动和准评估”的“互联、共享、智能”云端交通管理生态系统。它的启用,改变了传统交通管理模式,是济南交警在国内领先提升交通管理智慧水平的重要实践。“济南交通大脑”的建设是济南市交警支队为落实济南市委市政府建设“智慧泉城”的要求,做好“市民出行一路通”的牵头示范工作,响应《济南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而提出的,旨在作为智慧泉城“市民出行一路通”的“神经中枢”,在全市交通拥堵治理、调控诱导、执法监督、出行服务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

 

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是山东大学服务山东,服务济南的此次山东大学集成控制、计算机、数学、法学等多学科优势,依托综合交通运输科学与技术中心与济南交警、滴滴出行开展合作,是创建校企地三方合作新模式的有益探索;希望三方以交通大脑项目为依托,借助当前最全面的数据整合和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济南市的交通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民众出行和城市发展服务,共同为把济南建设成为“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济南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吴德生介绍,济南市将交通拥堵治理作为城市交通管理工作部署的重中之重,开展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济南交通大脑”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形势,打造快捷舒适出行环境,为推进智慧交通创新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特别是将智慧交通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先进科技在交通领域的深化应用,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拥堵状况有效改善,济南市出行拥堵指数退出全国各大城市前20名。

 

山东大学综合交通运输科学与技术中心参与了“济南交通大脑”的顶层设计、技术咨询和保障工作。建成后的“济南交通大脑”将能够通过自我学习和进化,搭建出能自主感知、科学分析和智能决策的的核心算法模型,帮助实现更准确的分析研判、更智慧的决策调度,实现最科学的交通管理。

 

山东大学、济南交警、滴滴出行签署三方合作协议。“济南交通大脑”的建设由济南市交警支队牵头组织,山东大学负责顶层设计、咨询和实施保障,滴滴出行作为主要开发单位,联合世纪高通、浪潮集团、海信、以萨等多家单位共同实施。

 

“济南交通大脑”第一期建设投资超过2亿元。今年5月,“济南交通大脑”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启动,至今系统的整体架构和首批功能已经正式运转上线。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曹凤阳在仪式上表示,自今年5月份“城市交通大脑”项目启动以来,按照边建边用的原则,大脑建设成果逐步应用到勤务管理、交通疏导、信号配时、交通诱导、交管服务等工作中,交通管理决策更加科学,交通管理手段更加智能,出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建设应用效果初步显现。随着相关开发工作的进展,系统第一期建设所规划的500大功能会在2019年陆续全部上线。(文/图 张川)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