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济南交通大脑”正式启用 用科技手段告别堵城

发布时间:2018-12-27 22:54:31 发布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12月26日,济南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发展论坛暨济南交通大脑正式启用仪式在山东大学举行。

仪式上济南交通大脑正式启用,同时围绕济南交通大脑项目建设及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等问题,济南交警、山东大学、滴滴出行三方共同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据了解,济南交通大脑的设计和开发工作自今年5月启动,至今系统的整体架构和首批功能已经正式运转上线。随着相关开发工作的进展,系统第一期建设所规划的500大功能会在2019年陆续全部上线。

济南交通大脑基于当前最前沿的交通管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汇聚了济南市当前几乎所有和交通相关的海量数据,旨在打造一个极具交通管理智慧,又具备升级进化能力的交通管理和服务平台系统,第一期建设投资超过2亿元。济南交通大脑的建设由济南市交警支队牵头组织,山东大学负责顶层设计、咨询和实施保障,滴滴出行作为主要开发单位,联合世纪高通、浪潮集团、海信、以萨等多家单位共同实施。

据了解,“济南交通大脑”的核心是“一云四中枢”,其中,“一云”为交通专享云,是整个交通大脑的数据仓库和计算基础,汇集政府数据(卡口、两客一危、渣土车、公交车等)、互联网数据及其他各类数据,作为交通大脑的基础数据。“四中枢”由感知中枢、分析中枢、决策中枢与评估中枢构成。

事故是导致堵车的重要原因,其中涉及到事故持续时间的预测、影响范围的判断、处理资源的调度等等,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AI装备下的“交通大脑”显示了其聪明之处,通过实时调整信号灯,为后方车辆规划好绕行路线等一系列动作,让一场堵车消于无形。

为规避拥堵路,济南交警通过对百度、滴滴等公司提供的浮动车轨迹数据分析,打造 “会思考的信号灯”——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计算机控制下的交通信号控制模式,实现了交通信号配时智能化和区域信号多点联动自适应化。济南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济南交警集中开展高峰降指、信号自适应、区域绿波和个性化调控“四大工程”,通过信号配时连调、线性控制、区域控制等手段,自动调配不同路段、不同方向的通行时间,避免拥堵。

在之前的试运行中,“城市交通大脑”发挥出色,使得济南工作日早高峰平均延误时间下降11.19%,晚高峰平均延误时间下降11.86%,交通拥堵指数环比下降11.5%

在本次论坛上,济南交警、山东大学、滴滴出行围绕济南交通大脑项目建设及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等问题,共同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三方将持续打造更高水平的智慧交通技术研发和应用,进行领先的交通管理实践和经验推广,通过搭建基础研究和智能创新的联合平台,保持济南交通大脑的创新性、先进性和实践性,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一站式出行服务。济南交警和山东大学共建的“智慧交通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在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中心将整合山东大学技术、工程、人文领域众多学科资源,共同为济南市的发展服务。

此外,论坛还探讨了基于当前最先进的智能分析和数据科学技术,融合与交通相关行业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有效提升城市交通智慧管理水平,促进交通管理业务水平提升,为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服务。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首次对外全面展示了济南交警支队在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技术、执法监督、服务模式等多维度的创新应用和成果,对于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泉城交通出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济南市首次在项目建设之初对外展示项目内容,对于加强民众监督、体现“优政惠民”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