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西海岸新区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举行科技协同创新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140亿元的10个高精尖科技项目正式开建,这些项目具有鲜明的融合特色和行业先导性、引领性;
2月18日,城阳区举行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座谈会,邀请军地专家为辖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出谋划策,加快推进城阳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海军食品研究院建设;
2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兴治领衔的院士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哈工程船舶科技园正式签约注册并启动一期建设;
加快建设青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山东和青岛的重大政治任务,是青岛必须担负好的国之大事、国之重任。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总书记有关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落实年”要求,青岛发起了军民融合发展攻势,努力打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青岛样板。
示范区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试验田。下一步融什么?“军地需求对接机制不健全”“‘民参军’渠道不畅”“‘军转民’尚未实现‘要我融’向‘我要融’转变”等问题将成为工作重点。
“开展军民融合发展攻势,青岛示范区建设要以政策制度创新为重点,以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军地资源统合、力量整合、政策集成,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打造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标杆,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市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解宏劲表示。
“示范区建设方案获批在即,抓好方案内容和各项建设任务的落地实施迫在眉睫。”解宏劲说,青岛要以海洋为龙头,体现青岛海洋、海军、海防特色,着眼打造军民一体化的深远海行动战略支点,以港口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共用、靠前保障协作、远海行动协同等为重点,聚力加强军民融合发展制度创新和项目示范,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双向转化,拓宽“民参军”渠道,提高军民两用产品市场占有率,通过3年左右实践探索,构建10个左右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军民融合支撑平台,建设20个左右重点示范项目,逐步健全制度机制,创新融合模式,构筑“一核引领、多区联动、全省协同 ”的发展态势,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明确了主攻方向,‘怎么融’就离不开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发展模式‘三个创新’。在这方面,西海岸新区通过先行先试,已初步探索形成了‘三融’发展模式、‘三海’融合机制、‘三化’制度体系。”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理论研究院院长任宪雨介绍,“三融”即平台融合、领域融合、区域融合,构建点线面“三维一体”、协同推进的格局;“三海”即海洋科技协同、海军远海支援、海防应急动员,提升全面经略海洋和海战场环境保障能力;“三化”即法治化、标准化、市场化,着力构建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结合军民融合发展攻势的开展,新区正在围绕这三个方面持续深化和拓展。”任宪雨说。
古镇口融合区是开展军民融合发展攻势的核心区、主阵地。“我们今年将全面完善提升‘六大中心’,在靠前综合保障服务方面创造新经验。”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工委书记刘玮介绍说。古镇口融合区将聚焦战略母港需求,进一步完善提升军民融合创新心、技术装备保障中心、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中心、军地人才培养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心、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中心等六大中心,加快建设靠前保障工作站、特种装备维保基地、军地食品采购监管平台、水兵厨房,海军中学、军地医院等配套设施投入使用,完善一体化服务保障体系,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军地人才培养、军队后勤保障现代化等方面贡献青岛方案、青岛力量。
走进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中心,军民融合食品保障展示交易大厅里各类食品琳琅满目,从冷冻生鲜到水果蔬菜,从油粮米面到各种调料,整整齐齐摆放在货架上,食药所和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正仔细核对可追溯的产品信息,确保食品安全。
“进一步完善提升六大中心的同时,我们将全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方面实现新突破。”刘玮说,古镇口融合区将突出抓好“三园区、三平台”建设。三个各具特色的科技协同创新项目园,确保总投资925亿元的航天科工三院青岛分院、中科院航空动力研究院、40兆瓦燃气轮机、大吨位无人水面舰艇等67个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六大中心”工作平台、海上应急动员指挥平台三大平台。统筹军地校企资源,推进科技协同创新,大力发展先导性、创新性、颠覆性技术,为提升部队新质战斗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力支撑。
不只是西海岸新区,在整个青岛,军民融合发展攻势正在全面展开。这座城市正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进着人才、设施、产业、科技等方面全面融合,推动着涉海高端产业发展,加快构建起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致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作为海洋科研高端要素的集聚地,青岛蓝谷将结合推动“海洋攻势”,集聚更多优势创新资源,当好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强大“引擎”。青岛蓝谷管理局党委书记、即墨区委书记张军表示,蓝谷将瞄准海洋领域的领军企业、领跑团队、顶尖人才、最新技术,突出抓好海洋领域“双招双引”。同时,加快国家、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高端平台的虹吸效应和资源优势,加大国内外优质资源、资本、项目、人才和技术聚合裂变。“蓝谷将着力打通产学研深度融合通道、军民企地对接转化通道、市场化运作通道,在陆海统筹、军民融合、海洋科研、海洋产业等方面建设一批桥头堡。”张军表示。
“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正在不断激发创新潜力,定向、精准、专业化招商引智,实现区域范围内‘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优化升级。”红岛经济区(高新区)管委副主任肖焰恒介绍,目前,区域内已有航天微电子产业基地、光通信信息科技产业园、华通军工电子科技孵化园等十余个重大军民融合项目的签约建设。其中,总投资4亿元的航天微电子产业园已实现投产,总投资7亿元的华通军工电子科技孵化园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光通信信息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完成项目主体建设工作。“这些项目的引进,不仅形成了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集聚合力,同时兼顾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创新,让高新区军民融合营商环境更为浓厚,为青岛高新区军民融合产业的持续发展及高端创新资源的进一步集聚发挥积极作用。”肖焰恒介绍说。
城阳区也在深入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推进军民融合的新路子、新模式。
“当下,城阳区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城阳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和海军食品研究院两个重点项目。其中,城阳区军民融合产业园将打造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聚合、学术交流等于一体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集聚园区,成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区,城阳乃至青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高地和重要经济增长点。”城阳区军民融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宫克诺介绍,海军食品研究院则突出海军食品研发特色,整合国内优势人才资源,计划引进10个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研究院工作,在城阳区聚集海军食品人才、研发、产品加工等资源,加速形成优质海军食品研发和供给能力。“力争将研究院建设成为集军民融合食品技术研发、食品装备研发、食品标准制定及安全保障、科技成果孵化、高新产业培育、创新人才培养‘六位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军民融合新型研发机构。”宫克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