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参加联组会的四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谈与会感受

发布时间:2019-03-05 09:35:39 发布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陈玮 高寒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联组会上,王学典、潘鲁生、戚建波、李掖平4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讨论,王学典作了发言。会后,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参会的4位住鲁政协委员,听他们讲述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感受。

王学典:要搞好调研获得第一手素材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表示,作为社会科学界的从业人员,他未来将从生活中获取第一手资料,解释中国的崛起。同时,针对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他也提出了自己建议和看法。

王学典说,总书记在讲话中有两点让他印象最为深刻:“其一,对我的专业而言,对社科界而言,总书记要我们走出象牙塔,扎根人民群众之中,反映中国新时代的变迁;其二,总书记特别强调,学者们要呼应现实,要深入基层,搞好调研,获得第一手素材和材料,然后完成自己研究的使命。”

说到自己研究的儒学,王学典说,他感觉儒学面临的一个大的使命,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儒学的复兴不是回到过去,而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结合世界发展大势,把儒学中那些普遍的东西,提炼成社会所需要的东西。”

潘鲁生:有情怀有担当地创作文艺精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说,总书记举了很多反映时代、讴歌时代的文艺工作者的例子,要求文艺工作者沉下心来,把现实的生活通过文艺作品反映出来。

潘鲁生表示,文艺创作者必须具有严谨的作风和态度,具有信仰情怀和担当精神,扎根人民,服务大众,让文艺创作更加繁荣,真正把我们文艺创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由高原到高峰的转变。“接下来,我们要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有情怀有担当地创作出文艺精品,实现总书记期待的文艺高峰。”

戚建波:因为“业余”,所以百姓喜欢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威海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戚建波说,第一次这么近距离聆听总书记讲话,很激动、很兴奋,也很受鼓舞。

“我是个作者,这几年也写了一些老百姓喜欢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老百姓的喜欢,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一直从事的是‘业余’创作。”戚建波说,“正是因为自己天天和生活打交道,跟生活近了,才有深入生活的作品,我告诫自己,老百姓喜欢的作品是向善向美的,这些作品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所追求的。”

李掖平:原创力是从生活一线中来的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作协副主席李掖平表示,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有精品意识,要深入到火热的生活当中去,深入到基层,并且用精湛的艺术形式、多样化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去反映表现社会生活和时代的旋律。

“总书记谈到他在下乡时和创作《平凡的世界》的路遥,在一条土炕上,一个窑洞里彻夜聊天的细节。他强调,要在作品中通过温暖的、感人的细节把生活中的美和向善的力量表现出来。”李掖平说,要坚持文艺的原创力,原创力是从生活一线中来的,不重复、不媚俗、不跟风。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