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济南曾多次开展“楼道革命”,专门整治楼道杂物乱堆乱放的现象,而近两年来随着济南开展创城行动,不少街道和居委会深入居民楼,对楼道进行清理,让居民小区环境有了很大提升。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个别小区清理得不彻底,或清理后再次反弹。
在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看来,楼道乱堆杂物的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对小环境整治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和居民小区的空间资源紧张有关。“空间资源稀缺,需求强劲,楼道自然成为居民利用的对象。如果没人限制的话,就有人想着,然后被人放上东西占用了。”
王忠武认为,要想治理楼道乱堆杂物的现象,除了出台《文明条例》,还要落实到责任主体。“要发挥物业、居民、业主委员会的主人翁觉悟,大家来管,互相监督,公布一个电话或微信号,一旦发现有人在楼道里放东西,马上举报,举报完就来人清理,这样才能形成长效机制。”
同时,王忠武也建议相关部门制定一个专门针对楼道内的管理条例或实施细则,规定什么样的算是违法,违法了怎么处理,只有《文明条例》上一两句话肯定不行。“文明城市的建设要落实落细落地,楼道内部的治理要有法可循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精准执法。”
王忠武认为,实施细则可以让处罚更加明确,什么情况劝阻,什么情况警告,什么情况罚款,并不那么简单。“应该专门启动立法程序,对楼道内乱堆乱放的处罚等级进行严格的界定,精准整治楼道,精准文明建设。”王忠武表示。
本报记者 戚云雷
《齐鲁晚报》(2019年03月07日 第B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