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大学教授贝淡宁:一座城,叫人着迷的是它的独一无二

发布时间:2019-03-15 12:00:00 发布来源:腾讯网 作者:

图:hippopx

一座城就像一个人,要能被人记住乃至时时想起,必须有独特的魅力,有能撩拨人心的东西。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曾留下辉煌印记的古城在当代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有的踏准了时代的节奏,有的在浑浑噩噩中把自己的特色给丢掉了,有的则迷失在时代的漩涡之中。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教授认为,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精神,这是一种城市的自豪感,是根植于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归属感。当城市把自己折腾到“泯然众人矣”,就连原住居民都会感觉心凉凉。那么,有着荣耀往昔的城市如何在新时代下迎接挑战呢?《古城更新》以十城经验,试予作答。本文为贝淡宁院长为《古城更新》一书所写的序,由黄晴老师翻译。标题为编者所加。

虽然现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这一话题广受关注,但是却较少有人将其与古城更新的一系列决策联系在一起。山东省有深厚的文化与历史底蕴,也引领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与古城更新的尝试与努力。         

然而,古城更新并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与重现。历史传统的确很重要,但现下的需求也十分重要,包括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的需求,也包括回应游客偏好从而激活地方经济的需求。         

本书对山东省内十个由政府所主导的古城历史遗迹复兴项目作出了精彩的评述,向我们清晰地展现了这样一种观点:在如何平衡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实现古城更新这一问题上,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通过引入居民协商与咨询专家等方式,每个案例城市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道路系统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完善中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这些城市更新的尝试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明确城市自身的独特精神。为什么它如此重要?显而易见的是,现代城市居民的自豪感不仅仅来源于城乡比较之下物质条件更加丰裕、生活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也来源于城城相较中城市环境所具有的独特性。我们将这种城市自豪感称为“爱城主义”(civicism),其根植于对于城市特殊性的感受;而那些在全球化浪潮下同质化的城市空间却很难唤起人们的自豪感,正如人们不会为麦当劳周边的社区感到自豪一样。

图:Mark Chiu           

社区归属感深深根植于人的本性中,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个人自由的渴求,它的存在依附于社区所体现的独特性。这些独特性可以表现为市民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正如时常受到儒家价值观所感染的曲阜的居民——但是,独一无二的实体性的城市环境也十分重要。         

然而,中国城市由于差异性的消弭而面临尤为严峻的挑战。中国城市单调而统一化的外表抹杀了多样性,而正是在这种多样性基础之上才产生了根植于地方独特性的社区归属感。       

中国城市曾走过几十年的苏联模式的现代化之路,在随后几十年中又追求美国模式的现代化。然而,从建筑学的视角来看,这两种城市发展模式非议颇多。虽然走过一些弯路,但从现在开始重建城市,从而寻求根植于城市独特的文化与历史中的城市精神为时未晚。这是一项艰巨的挑战,但却十分重要,值得我们为之努力。虽然短期内难见收益,但是长期的增益可观,这既包括通过打造地方特殊性来重塑地方居民的归属感,也包括为游客带来新奇和独特的文化体验。   

本书向我们展现了在应对古城更新这一挑战时,如何处理人们对于历史的、当下的与未来的需求。当然,古城更新这一任务尚未完成,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书以其批判性的视角为山东省城市历史内核复兴提供了珍贵的建议,极具敏锐的洞察力,也因此为中国其他地方的城市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