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一早,山东大学大二学生宋丹静静的躺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室的床上,21岁的她也许是因为生活经历的太多让她有一种超出同龄人成熟。她是中华骨髓库第8294例、山东省第732例、济南市第77例、历下区第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也是济南造血干细胞最小的捐献者。

“因为了解所以坚定”
或许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2017年夏天,宋丹的妹妹患上了白血病,治疗近两年了,期间几经风雨,一路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作为最亲近的家人,她也时常作着为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准备。“所以我深刻地理解那些患者及家人的想法,当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没花什么时间就同意了。”
用宋丹的话说就是“缘分确实妙不可言”,2017年当她考入山东大学药学院后,学生会中有一个志愿者工作部,刚好有一个项目叫“髓缘”,做的工作就是科普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鼓励大学生加入中华骨髓库。宋丹带着对“髓缘”的期盼进入志工部工作,并在2017年“髓缘”活动时采集了血液样本,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身体力行地成为一名志愿者。
“活在已抉择的意义内,享有强韧的幸福”
今年是宋丹参与做“髓缘”的第二年,此时距离加入骨髓库快有一年,马上今年的“髓缘”活动也要开始筹备,就是这样,宋丹用她的实际行动一直践行着自己的抉择。
“最初说服家人确实是个问题,但因为经历过类似的事情,父亲没有犹豫就同意了,只是嘱咐我注意身体。母亲知道后常常担心,她的一个孩子已经因为白血病经历过这么多痛苦,她大概总是觉得心疼,不理解为何偏偏我还要为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但是她也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记得有一次我对她说过,如果我拒绝捐献,我会后悔内疚一辈子,母亲没有再说什么,将心比心,如果当时我妹妹遇到同样的情况而遭到拒绝,我们会多么绝望。”
“活在已抉择的意义内,享有强韧的幸福。”很幸运,人生路上有这样一段特别的缘分,生命易碎,而这世界之所以生生不息,一定是因为我们相互关爱吧。这就是宋丹,一个21岁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