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要靠自己的好奇心发展事业”

发布时间:2019-09-09 16:46:11 发布来源:山东商报 作者:邹元德

 




昨天上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丁肇中出席山东大学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并寄语研究生新生。


“人是永远向前走的。”昨天上午,山东大学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中心校区举办,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山东大学名誉教授丁肇中出席开学典礼,并寄语新生要靠好奇心发展自己。

文/图 记者 邹元德

“科学发展多数服从少数”


  丁肇中是山东大学的老朋友,今年6月底,丁肇中到山东大学进行了例行工作访问,并受聘为山东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在昨天举办的山东大学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丁肇中真诚寄语研究生新生,发言中可谓金句频出。
  “我是山东人,我非常期望山东大学的毕业生能为人类知识、技术、文化做出重大的贡献。”丁肇中首先介绍了山东的历史名人,同时还提到了山东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国际空间站的重要贡献。“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温度控制传热系统,就是山东大学程林教授团队设计制造的。”
  说到科研,丁肇中表示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极少数的人将大多数人的观点推翻之后,科学才能继续前进。“过去半个世纪,我做过很多实验,几乎所有实验都受到了大量科学家的反对;有人认为技术上太困难了,也有人认为物理上没有意义,但是实验结果证明他们是错误的。”
  “我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人是永远向前走的。”丁肇中表示,研究生所学的东西只是一点基础,“我希望同学们靠自己的好奇心发展自己的事业。”


  “师生协力可演绎‘药神’故事”


  “读博要趁早。”这是优秀学生代表、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届博士毕业生商云龙,在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后,得出的一点体会。本科毕业后,他经历了考研失败、工作不顺、家人不支持等困难,但是毅然选择了考博。读博期间,他赴国外学习两年,当学成归来时,出国前刚出生不久的儿子管自己叫起了“叔叔”。艰辛的努力也换来了优异的成就,读博七年半,他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SCI一区论文14篇,影响因子综合超过100,被引用425次。如今,他成功从本科刚毕业时的一名普通炉工成长为了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个暑假,我这个‘不称职’的父亲带着儿子去看了一个电影,叫做《哪吒之魔童降世》,其中有一句话感触颇深,‘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的目标是攻克癌症!”药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张会苑,是学校首届研究生学术之星获得者,她立志为人民提供安全有效、快速经济的好药,在制剂领域独辟蹊径,开展原创性研究并取得积极进展。在随后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的讲话中,校长对此评价说:“没有什么人能天生成为‘药神’,但如果师生协力、攻坚克难,我们就有可能演绎出这个时代的药神故事。”
  开学典礼上,在《文史》《文献》等刊物发表文章十三篇,出版《语石》等古籍整理著作四部的儒学高等研究院2019届博士毕业生姚文昌,硕士期间就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两篇的山东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之星获得者中唯一的硕士研究生物理学院刘燕然,都以个人的科研经历为在座的研究生新生树立了榜样。“愿大家奉师学,学一二看家本领;能创作,作三千得意文章!”姚文昌说道。

  

校长勉励学生为学术强国奋斗


  除了以上优秀的“山大人”,樊丽明校长在讲话中也点名了新“山大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有扎根新疆、山西、河南的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同学们,有从大学生村官转变为学术探索者的公共管理专业刘智一,有学校首次设置的二级交叉学科方向的人工智能方向的田野、数据科学方向的李响,有“三战”考博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博士生谭雅静等。
  同时在开学典礼被点名的还有学校的优秀教师,“在9月7日下午刚刚揭晓的2019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中,我校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王小云院士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成为未来科学大奖第一位女性获奖人。还要特别指出的是,该项大奖自2016年设立以来,共有三位山大人获奖。在王小云院长之前,薛其坤校友获得了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物质科学奖,马大为校友获得了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中的物质科学奖。”樊丽明说道。
  “大学之‘学’,在于有学人、有学术。”对于新入学的研究生,樊丽明用三个字勉励学生为学术强国而努力奋斗。“‘志’指引前进方向,‘德’与‘才’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支持,是我们担承学术强国使命的三个核心要素。”

《山东商报》2019年9月9日 第A7版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