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岛即墨:“平台式服务+全程化保护”催动专利发展跑出“加速度”

发布时间:2019-09-30 23:06:51 发布来源:人民网 作者:孙林 逄文越 乔杰先

 人民网青岛9月30日电 日前,青岛市知识产权局下达《关于拨付青岛市2018年度有关专利专项资金的通知(第二批)》,对通过贯标认证的2018年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等进行奖励,即墨区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罗博飞海洋技术有限公司、青岛德瑞骏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家通过贯标认证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各获青岛市专利专项资金10万元。

 记者从即墨区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即墨区已培育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推荐即发、云路2家企业申报中国专利奖,数量居青岛各区市第一(青岛市共推荐8家);推荐山大青岛校区、国数信息科技等5家单位申报山东省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推荐云路申报2019年青岛市关键核心技术专利组合(专利池)项目;新培育国家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60家,总数达到192家。1-7月中旬,即墨区新增授权专利1511件,同比增长25.6%,居青岛十区市第4位,比2018年底提升2个名次。

三级专利体系实现“网格化”覆盖

 近日,即发、雪达、金王、朗夫包装等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联络员陆续收到2019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申报考核复核工作提醒。

 为全面提高权利人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引导企业对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即墨区市场监管局建立了区、镇(街道、园区)、企业三级专利工作体系,在全区构建起区级层面以市场监管局为牵头部门、镇级层面以镇街、园区经发办和科技文化中心为支撑、企业以研发平台为主战场的“三位一体”网格化专利管理工作新体系,建立企业专利工作微信群、QQ群,镇街、园区知识产权工作管理群等网上平台及联络员,通过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工作通知等相关信息,随时接受企业咨询,提醒企业及专利申请人及时向国家续费、缴费,有效推动了镇街、园区及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

重拳出击净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在建立起网格化服务监管的基础上,该局向企业和公众公开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电话,向企业宣传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及维权途径。组织全区各市场监管所负责人及业务骨干举办了专利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结合“3.15”、“4.26”等主题活动,在服装市场、小商品市场、药店、超市等领域广泛开展了知识产权执法检查活动。出动执法人员13500多人次,查扣涉案货值40余万元,拟立案调查65起,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挽回损失50余万元。

 同时,近期该局举全局执法力量,以服装批发市场为重点并延伸至小商品城等相关批发市场,组织为期一个月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对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等违法行为进行重拳整治、有力打击震慑。共出动执法人员3600余人次,共检查经营户19000余户(次),立案调查95起,扣押涉嫌商标侵权服装10000余件、鞋1500余双、其他商品一宗,涉案物品货值金额60余万元。

特色服务激励专利成果转化运用

 除通过授权专利补贴、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等多项措施促进专利成果产业化,提升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外,该局还积极引进培育专业中介服务平台。青岛华慧泽、中天智诚、青岛高晓、青岛海天达、青岛联智等多家知名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在即墨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相关服务业务,为企业提供专利代理、信息咨询、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法律咨询等服务,推动构建知识产权“生态价值链”。

 该区市场监管联系科技等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本地区知识产权人才培训讲座等活动,与山东大学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合作,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举办了即墨区企业家创新素养提升工程系列培训,组织对科技型企业负责人及科技工作负责人,镇、街道、工业园区专利工作分管领导举办了知识产权、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培训活动;邀请青岛大学教授,青岛市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服务联盟、蓝海股权交易中心等机构专家,举办了专利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专利质押融资等培训活动,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当前知识产权方面的最新政策、理论动态、操作路径及实操经验。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好地服务企业、推动专利工作开展,组织区市场监管系统业务骨干举办了专利保护工作业务培训;建立了镇街、功能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联系人目录及部分重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目录。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