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举办“癌症的真相”主题报告会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举办“癌症的真相”主题报告会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举办“癌症的真相”主题报告会

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11日电(孙宏瑗)山东科学大讲堂——“癌症的真相”报告会10日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举办。与会报告人围绕癌症的现状,癌症的预防、筛查、治疗等话题,分析、解读公众对癌症的认知误区,科普癌症知识。
山东省癌症中心副主任王家林在报告会上介绍说,癌症是全球性公共问题。世界癌症报告认为,全球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
据王家林介绍,中国癌谱的特点是以发展中国家高发癌症为特点的上消化道癌症居高不下,以发达国家高发癌症为特点的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迅速上升,呈现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高发癌谱共存的局面。
癌症是饮食与生活方式、人口学因素、环境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在做好控制危险因素的同时,癌症防控工作的重点是早诊早治。”王家林说。
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教授姚能亮根据自身多年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介绍了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癌症差异的原因、结果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他指出,科学与常识最大的区别是量化,鼓励人们培养自身的科学思维,不要轻易被情绪左右。
科普作家、北京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治中作题为《癌症的真相》的主题报告。癌症发生最大的风险因素不是大家想象的空气污染、转基因食品等,而是寿命。“无论男女,当超过55岁以后,癌症发病率就开始指数性地上升。”李治中介绍说。
癌症是一个“老年病”。癌症发生需要两个最核心的因素,第一个是基因突变,第二个是免疫逃逸。“免疫逃逸这个过程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需要更长时间,基因突变需要很长时间,免疫逃脱也需要很长时间。对癌细胞来说,在我们体内要真正变成癌症需要很长时间,需要二十至三十年。”李治中说。
据李治中介绍,中国高发的癌症是肝癌、食管癌、宫颈癌、胃癌、鼻咽癌。肝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HBV感染、酒;食道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烟、烫食;宫颈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HPV感染;胃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幽门螺旋杆菌、饮食;鼻咽癌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EBV感染。
“我们对癌症的认知发生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我们知道了癌细胞生长得很快。第二次,我们知道了癌症与基因突变有关。第三次,我们知道了它不仅要发生基因突变,还要逃脱免疫系统的监管。”李治中表示,针对这三点,人们开发出了不同的疗法。化疗放疗、靶向疗法、免疫疗法。
李治中说,他想让公众知道中国肿瘤现状。肿瘤是可以治好的,希望公众愿意了解这些知识,不要谈癌色变。“要早预防、早筛查,避免因为肿瘤造成真正的生命危险。”
李治中希望吸引更多非生物、医学专业的人来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做交叉学科研究。“关于癌症还是有很多问题的,光靠生物学、医学搞不定,还需要电子工程、社科等领域的人,解决目前面临的挑战。”
据悉,此次活动由山东省科协、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卫健委主办,山东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承办,山东省癌症中心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