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广网济南10月15日消息(记者 唐磊)10月15日上午,在迎来118周年校庆之际,山东大学在中心校区举办《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行动方案》发布会暨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恳谈会。会上正式发布了《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行动方案(2019—2021年)》。
会上,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水平、服务社会、文化引领、对外开放、内部治理等八个方面介绍了学校改革发展成就,并就《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行动方案(2019—2021年)》进行了说明。
本次发布的《百廿山大强校兴国行动方案(2019—2021年)》,主要凸显了10个方面26项任务:第一,坚持为国育贤,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施铸魂育人工程,努力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致力于培养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改进创新创业就业工作。第二,夯实人才基础,打造新时代精英云集的高地。广揽天下英才,营造人才成长发展良好生态。第三,推进更新换代,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打造学科高峰,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第四,致力科技创新,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头供给。实施“重大基础研究行动计划”,合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第五,弘扬人文传统,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振兴。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培育“山大学派”,建设新型高端智库。第六,扎根齐鲁大地,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打造“山大系”品牌,助力山东加快现代化强省建设,凝聚校友力量实干兴邦。第七,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拓展国际科研合作,构建全球合作伙伴网络。第八,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异地多校区办学模式,实施强院兴校行动,推动内部管理实现深刻变革。第九,强化支撑保障,筑牢实现“由大到强”的物质基础。切实提高财务保障水平,扎实推进条件建设。第十,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在讲话中重点谈了三点认识:第一,“强校兴国”是山东大学的文化基因。118年来,山东大学始终坚守着“为国育贤”的办学初心,积淀形成了“学术报国”的优良传统,竭力履行好“服务社会”的使命。第二,“强校兴国”是山东大学的时代担当。大学要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心同向,始终以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为使命担当。第三,“强校兴国”是山东大学的坚实行动。站在以质图强、争创一流的历史新起点,学校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新发展理念,激发办学活力,推动内涵发展,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
在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恳谈会环节,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杨峰,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孙立杰,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海波,泰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涛,菏泽市定陶区委书记、党校校长聂元科作为地市代表先后发言,分别介绍了多年来与山东大学的合作情况,期待未来不断加强合作,打造地市合作的样板和典范;各地市也将一如既往支持山大发展,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
潍柴集团党委副书记马常海,山东顺东控股副总裁、山东东珩胶体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井良霄,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郑永清作为企业代表发言,介绍了与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成绩,希望学校和企业携手并肩,不断深化合作宽度与广度,依托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资源等优势,共同探索产学研合作新路子,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创造更大社会价值。
近年来,山东大学认真谋划实施了服务智造山东、健康山东、文化山东、经济山东、海洋山东、教育山东的“六条路径”,并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山东大学在山东科技成果转化经费大幅度提升,前不久,学校专门举办科技成果发布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签署合同总额达2.1亿元。下一步,学校将立足山东,放眼全国,紧盯世界,争创一流,紧密围绕山东“八大战略布局”,系统推进服务“六个山东”,全力打造服务山东“山大系”品牌,真正把力量投放在山东,把成果转化在山东,为山东实现“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贡献山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