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延斌
17日,万众瞩目的“2019未来科学大奖”举行颁奖典礼,四位重量级科学家邵峰、王贻芳、陆锦标、王小云获奖。很多人注意到,山东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院长,双聘院士、讲席教授王小云荣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因其在密码学中的开创性贡献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项奖金达100万美元。这是未来科学大奖璀璨星幕下第一次闪耀女性科学家的光芒,也是山大人第三次获此殊荣。

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首个由非政府组织颁发的一个世界级的科学大奖,创立于2016年,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对为全人类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学家予以表彰,逐渐成为当今大中华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奖项之一,甚至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
今年,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的王小云院士创下该奖三个“唯一”的记录: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中唯一一位女性科学家、唯一一位博士毕业于中国大学的科学家、唯一一位本、硕、博毕业于同一所大学的科学家。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任山大校长潘承洞先生虽不专于密码研究,却是一位极具战略眼光的数学家。在他的主持下,国内外密码学大师谈笑往来,云集山大。师承王树棠、潘承洞、展涛、于秀源的王小云,在导师的指导下于新兴学科密码学的道路上愈行愈进。彼时,当硕士阶段主攻解析数论的王小云转向密码学时,人们对“密码”的认知尚停留在“摩尔斯电码”上,山大乃至中国的密码学,不过是发轫之始,根基未深。
自数学向密码,不变的,是先生们的悉心教诲,更是王小云学术究极的热忱之心。“刚开始,感觉学习密码很简单,后来随着理论越来越深,感觉还是挺难的,但也觉得越来越有意思。”看似神秘而枯燥的密码学,在王小云的眼中焕发着有趣的光彩。
在网络时代,密码技术是守卫网络安全的支撑技术,也是守护人民与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在2004年和2005年,王小云先后破解了被称为世界最安全的两大密码算法——MD5、SHA-1,震惊了当时的国际密码学界。她的创新性密码分析方法揭示了被广泛使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促成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这是密码科学的时代,也是王小云的时代。
作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者,王小云表示:“或许很少有人了解密码学,但是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工作能够让更多人对密码学感兴趣,能够让他们继续密码学的研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整个社会,让所有的人都生活得更安全,更幸福。我也衷心地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工作,未来的人们会受到更小风险的威胁,受到更少的经济损失。”
“我的科研是抱孩子抱出来、做家务做出来、养花养出来的。”一场座谈会上,王小云院士打趣道。王小云的生活亦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踏实而令人亲近,显露着山大人特有的朴实、扎实、务实的品格。餐桌上,时常流溢着佳肴香气:阳台上,永远张扬着鲜妍花草。如今的王小云院士,站在老师们曾激扬文字的讲台上,见证着山大乃至中国密码学的蓬勃生长,也推动着山大网络空间安全的初阳之升,更助力着未来科学的一朝千里。
记者注意到,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的三位校友与山东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王小云教授是山东大学双聘院士,目前担任山大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院)院长。
此外,2016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奖者薛其坤院士现为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为材料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马大为教授目前担任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为化学一流学科建设和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