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本网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杨艺乔 杨珂林)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经悄然来临。众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与扩散,深度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发展得好是动力,发展不好则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科技领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强调,“要加快科技安全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系列论述精神,深刻认识国际环境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统筹发展与安全,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新兴技术进步带来的革新及其应用带来的社会风险,11月24日,清华大学中国社会评估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和山东大学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中心承办,青岛市委政法委、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协办,即墨区委政法委、山东省清华大学校友会博士后分会和北京智慧星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三届“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在山东青岛举行。论坛以“新兴技术进步与社会风险治理”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新兴技术背景下的社会风险治理”“国家安全风险辨识与管理”“宏观经济发展中的社会风险”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公安部原副部长、国家网信办原副主任陈智敏,山东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曙光,青岛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陈金国,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孔令栋教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彭宗超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务院参事室原参事、国家信访局原副局长王石奇,上海市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主任何品伟,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苗立峰,等出席论坛开幕式。论坛开幕式由清华大学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夏诚华教授主持。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公安部原副部长、国家网信办原副主任陈智敏表示,当前时代最显著的技术发展就是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和数字经济的跨越推进,它正和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紧密结合,推动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现实经济发展。在这场深刻的变革过程中,防范风险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新经济形态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就是数据权属不明确。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党中央的决定为我们从事数据权属问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人文社会科学界要认真研究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要开展对大数据时代的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格局、体系的制度、标准、规则的研究和设计,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新时代,数据权属是其中最重要、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
论坛主旨演讲由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副校长、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曹现强教授主持。北方工业大学校长丁辉研究员分享了他对新兴技术风险的认知和现代治理的思考。西安交通大学朱正威教授介绍了“韧性治理”如何成为风险与应急管理的新路径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王择青主任揭示了行为大数据对公共政策风险评估的作用和影响。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风险治理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马奔教授讲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风险挑战与治理之道。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黄道丽分享了当今人工智能影响数据安全法治的战略考量。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邹东升教授讲述了“循证式”重大行政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建构和意义。
在主旨演讲结束后,四个平行论坛和一个内部研讨会同时展开。四个平行分论坛分别围绕“新兴技术背景下的社会风险治理”“国家安全风险辨识与管理”“风险治理:经济、心理与数据”和“新时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等主题展开系统深入的研讨交流。论坛闭幕式由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副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吕孝礼副教授主持,各分论坛主持人和发言人对分论坛进行专题研讨并对此次论坛的收获进行了总结。
重大社会风险防范和化解是中国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保障。据悉,中国社会风险治理高层论坛持续关注社会风险的前沿领域,已举办两届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受到党和政府领导以及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