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的冬月,我们带着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了大山
那年,从大山到山大,从种子到萌芽
我们告诉他们:下一次,山的那边,是海。
二零一九年的冬月,我们再一次带着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向山外
这次,从大山到山大,带你去看外面世界的颜色
我们说:山的那边,终于是海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4日讯 2019年11月25日,在联想idea精英汇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腾讯互娱高校联盟的努力下,“从大山到山大”支教地学生游学活动第二季在期待中拉开帷幕,三所支教地贫困学校的12名孩子将一起坐上火车,去往山的另一边。
大山,我走了
从河南确山和山西灵丘的某一角落向远处眺望,目光所及之处群山环绕,山的那边,依然是山。这次游学活动的孩子们就来自这两个地方。

在这次活动之前,大山是孩子们生活的全部,他们每天的生活是家-学校-家,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附近的县城,看过的最斑斓的天地也是附近的县城。
他们缺乏良好的基础教育条件,对外界的感知能力有限。他们的生活里,没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和五彩斑斓,只有大山的庄严、乡村的静谧和安宁。
即便如此,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依然足以让他们的目光越过群山,尽情想象他们没见过的大山外面的世界。
出发之前,我们曾问过他们:你们眼中大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颜色呀?
下关中学的小庆觉得大山外是金色的,记得他蹦蹦跳跳地对我们说:“金色是梦想的颜色,我的梦想是走出大山。”
上寨中学的小钰说:是五彩缤纷的。因为在晚上,街道上有五彩缤纷的灯火,把整个城市变得五彩缤纷。
确山五中的小宇却认为,大山外的世界是透明的,因为大山外的世界在等着她去探索。
依稀清楚地记得,在孩子们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我们从他们眼中看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大山外的世界,看到了那颗正在萌芽的种子。



这个问题从来没有标准答案,而孩子们,也终于离开大山,前往他们想象了无数次的外面的世界。
北京,你好
孩子们游学旅行的第一站,是首都北京。
在出发之前,孩子们问我们:北京是什么样子的呀?那里的房子和我们的一样吗?那里的人是不是都很博学呀?
确山和灵丘距离北京并不是很远,但这却是孩子们第一次去北京。对他们来说,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金碧辉煌的天安门城楼、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雄伟壮丽的红墙黄瓦,是孩子们对北京和首都这两个词的初印象。
在天安门前,孩子们激动地说:
“我终于见到课本里的天安门城楼了!”
眼中,满是欢喜。
科技体验拉开了游学之旅的帷幕。
孩子们带着好奇与期许来到联想未来中心,近距离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体验智能生活之旅。
“我可以和这个音箱讲话!”
“她听得懂诶!”
一个小小的智能音箱,就足以让这群孩子兴奋一整天。对他们来说,这真的很神奇。
趴在展示窗前注视着讲解员手中的新产品,站在大屏幕前戳戳点点,这些前所未有的体验,悄悄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我以后也要当发明家!”
孩子们看似单纯稚嫩的梦想,或许正是未来历史的方向;他们眼中展露的光,或许正是未来闪现的灵韵。
这是未来的颜色。
济南,早安
“老师,你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呀?”
这是山大支教队成员在支教过程中常常被问到的问题。每当这时,老师们就会为围在周围的孩子讲述山大的一点一滴,描绘山大最美的模样。
但是,孩子们对山大的认知,还是仅仅停留在老师口中一句句的描述,手机中一张张的照片,他们心中的山大,还在梦里。
眼中满是欢喜,心中满是期待,孩子们终于来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山东大学,来到了他们的老师学习和生活的地方。

在山大的第一站,是位于知新楼顶层的山东大学校史馆、博物馆。在这座建筑里,珍藏着整个山大。
一进去,孩子们就震撼于扑面而来的山大气韵。
走在山大历史的长廊里,看着墙上的一幅幅照片,展柜里的一本本卷宗,孩子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与这所百年老校对话。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孩子们读出这八个字,铿锵有力,眼里满是向往。
第一次, 与心中神往已久的大学近距离接触;第一次,认认真真去了解一所学校的一点一滴;第一次,心中涌起建设祖国的壮志……孩子们的很多“第一次”,都在这天实现。



那天傍晚,伴着投在书桌上的暖黄的灯光,灵丘下关中学的小菲在日记里写道:希望将来的我也可以成为山大的一份子,建设祖国!
这是山大历史的颜色。
在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交流学习,可能是孩子们在济南感到最亲切的一次活动了。这里有他们的同龄人,他们和山大附中的同学们一起上课,一起玩耍。他们之间每一句亲切的问候,每一次关于学习生活的提问,都在慢慢拉近着彼此的距离。

在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教育资源匮乏,教学设备不足,有的学校由于教师资源短缺,安排一到六年级一起上课。但这些并不能阻挡他们求知的欲望。可是,现实是,他们渴求知识,但资源并不能满足他们。
而在山大附中,情况大不相同:硬件设施强大、师资力量令人惊叹、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在这里,有科技,有知识,还有能力……
对这群孩子们来说,如果没有这次活动,他们可能没有机会在为未来奋斗的年华里体验到大山外的丰富多彩。而这次,他们有机会利用身边充足的资源,去探索更广阔的知识海洋。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启蒙,是一种神往。


傍晚归来的孩子们,还沉浸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
“老师老师,山大附中的同学们好自信,上课提问的时候非常踊跃,根本不怕回答错问题,好棒啊!”
“老师,今天我还回答问题了!上语文课《猫》的时候,语文老师说‘给我们远道而来的朋友一次回答的机会’,我就鼓起勇气回答了!”
兴许是结识新朋友的喜悦,也可能是崭新课堂带来的新鲜体验,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愉快笑容抹掉了丝丝疲惫。

去年,孩子们与趵突泉实验室发生了一场美丽的邂逅,今年,他们又一次来到了趵突泉。
在公共卫生学院实验中心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走进人体标本馆参观,在那里,他们展示出对生物的浓厚兴趣。孩子们一个个化身为“小医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穿上白大褂,走进趣味实验室,了解最新的医学设备、听取营养学讲座、学习人类食物金字塔等。


在观看新鲜刺激的解剖小白鼠实验时,孩子们传出了一阵阵“哇”的惊叹,有的兴奋地观看着实验者的每一步操作,有的用手捂住眼睛,却忍不住撬开小缝偷偷观摩……

这次实验帮助他们学到了基本医学实验的操作规范与流程,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关于医学的种子。
这是知识的颜色。
仍然记得孩子们在联想未来中心兴奋的神情,却因为时间安排不得不出发去济南的不舍。所以,我们一起来到了联想济南平台,一起体验联想人独有的企业文化,一起感受现代职场的工作氛围,一起探索摆满产品的体验店,一起感受现代科技是如何运用在电子产品上。联想员工的热心与真诚让孩子们感受到深深的暖意,也让我们感受到这家企业对社会公益的用心。



后来,我们又出发去科技馆,让孩子们能继续此次的科技之旅。电学、光学、磁学等科技产品体验让他们再次沉醉在科技的海洋。


这是科技的颜色
大海,我来了
上一次,我们说:下一次,山的那边,是海。
这一次,我们终于一起去看海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与海相识,第一次在沙滩上呼吸,奔跑。海风湿润,海水微咸,海浪跳跃。孩子们蹦蹦跳跳,在海滩上留下一串串小脚丫。




“书上说海水是咸的,我要去尝一尝”
“我可以带走一颗小石头留作纪念吗?”
“你看那边,大海和天空连在一起了!”
山那边的大海,终于没有辜负他们。
他们用最真挚的笔触,写出对大海最真切的情诗

面对着大海
我的心胸无比开阔
谢谢你的无边无垠
——山西省灵丘县上寨中学,小斌


从大山到山大,从山的那边到海的那边,这便是梦想的起点
这是大海的颜色
山外另有山海,梦想终会实现
虽然很不愿意面对,但是离别的时刻总是要来。当孩子们踏上返程的列车,也就意味着本次游学活动的正式结束。
虽然时间短暂,但孩子们和山东大学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在回去的路上,上寨中学的小婧望着窗外一帧帧流动的风景,许久之后,转过头来对支教团的队员说:我也想成为支教团的一员,这是我现在的一个新梦想。
或许,我们给不了孩子们像大山外面的世界一样的生活,游学活动时间再长,他们也终究要回到属于自己的大山。
但是,我们能做的是在短暂的七天时间里,带他们体验更广阔的世界,在他们的心里埋下梦想的种子,给他们走出大山的希望和动力。
大山外的世界
有未来的颜色
有历史的颜色
有科技的颜色
有知识的颜色
有大海的颜色
希望有一天,我们还可以一起去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