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登陆全国,
山东陆续派出多批医疗队,
支援湖北疫情防控一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一线医护人员得知,
很多医护人员初次穿戴笨重防护装备,
会出现呼吸不畅、憋闷导致呕吐等症状,
然而防护服不允许二次使用,
为了节省防护服,
很多医护人员选择不吃饭工作,
还有人会咽回呕吐物…
第一班岗 两度咽回呕吐物
“那时候距离我们下班还有两三个小时, 我不能吐,吐了我就得出去,然后就得重新换防护服,不想浪费所以我就咽回去了 。”
这是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员程燕 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说的一段话。
2月10日晚上,是他们的第一班岗。
“第一次收治病人最大的体验就是穿上防护服的不适,一个班次7个小时,收了29位病人,忙到脚不沾地。”
41岁的护士长程燕回忆,忙起来气不够使,全程张口呼吸,她的血压掉到了95/45,脉搏124,仅休息一下便继续工作。
其间,程燕两度想要呕吐,因怕浪费防护服,她都硬生生咽回。
“如果你是大量的呕吐会引起窒息的危险,但由于我晚上吃的本来就少,吐的不是很多还不至于喷出来,我就给它硬咽回去了。”
因为医护人员要大声跟病人说话,常出现很明显的气促,感觉心脏都要跳出来。
“当时有台监护仪是打开的还没接收病号, 我就过去试了一下,那个时候心率就有124。 ”
后来,有七八位医护都出现了不适的症状,
“大家都是尽量的去坚持,不愿浪费宝贵的物资。”
谈起穿防护服工作 医生几度哽咽
像程燕一样的医护人员还有许多。众所周知,医护人员必须穿防护服才能进隔离区,但脱掉得装备不允许二次使用。然而,很多医护人员初次穿戴笨重防护装备,会出现呼吸不畅、憋闷导致呕吐等症状,为了节省防护服,很多医护人员选择不吃饭。‘
山东支鄂医疗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主管护师徐琪告诉记者,因为防护服完全密封,医护人员在上班时经常会缺氧,心率达到120-130次/分。
“如果下午上班,大家中午就不吃饭。”
徐琪说,医护人员往往会在嘴里含块糖,等工作结束再吃饭。
在谈到这件事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务处副处长费剑春正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支援,他说,一般一件防护服至少要穿4个小时,
“有的医护人员出现呕吐现象,还要强忍着咽下去,他们的衣服是不能碰的……”
费剑春忍不住哽咽起来。
记者体验穿隔离服:5分钟就冒汗
穿一套隔离服到底是什么感受? 日前,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山东省胸科医院东院区,这里的医护人员为记者示范了整套穿着防护衣的流程。
穿戴和脱装防护服要执行详细流程,防止被感染。
“正常情况下,如果进入污染区,首先要穿一套白色的防护服,外面穿一层隔离的蓝色罩衣。”
山东省胸科医院主任医师王传庆一边讲解,一边指导着几名媒体记者穿上防护服,
“要戴两层口罩,一个是N95口罩,再加一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还要带3层帽子,一层为蓝色帽子,套上防护服的帽子,再要戴一层帽子……”
本以为王传庆讲解完了,谁知他喘了一口气,继续说:
“还要戴一个防护的眼罩,再套两层鞋套……”
经过15分钟,套了里三层外三层,几名记者已被团团包住。热气不断袭来,贴身的衣服也快湿透了。 王传庆说,传隔离服达到的效果是: 人的每一寸皮肤都和外界“零接触”,全部密封。
刚穿上隔离服只过了5分钟,几名记者就大喊“太热了”。医护人员却告诉记者, 进入隔离区要穿着这样的衣服坚持4-6个小时,其间不允许喝水和上厕所。
“非常辛苦,我们会感到胸闷,甚至气短,非常热。”
王传庆说,
“所以穿着防护服的医生走路不敢走那么快,不然一旦眼镜起雾,工作便无法进行。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