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病房是战场 病人如亲人

发布时间:2020-02-23 20:22:57 发布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迅速行动,已派出四批150人医疗队驰援湖北。在战“疫”一线,齐鲁医院医疗队视疫情如命令,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全力投入到救治病人、阻击疫情工作中。

    为了缓解输液老人的不便,他们把尿壶递给患者,并熟练地进行清理;为节约使用防护物资,他们工作前不吃不喝,只为中途避免出舱;为让重症老人进食补充营养,工作之余他们亲手为患者做爱心粥……这是齐鲁医院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动人瞬间,也是全国抗“疫”医疗大军的真实缩影。相信有这些“白衣战士”的守护,这场艰难的防疫阻击战定会早日迎来明媚的春天。

    现摘选齐鲁医院几位医护人员的手记,以飨读者。

    夜里的隔离区静得有些凄凉,有的只是监护仪的滴鸣声,呼吸机的运转声,病人嘈杂的鼾声。每小时巡视病房一次,走到45床病人床旁时,他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近几天因胰腺炎禁饮食,还在静脉输注卡文营养液。我站在床边看他的静脉输液情况时,他不好意思地示意我要小便,我把尿壶递给他,他未打针的手向我表示感谢,待他小便完后,我熟练地清理尿壶,又给他放回原处,以便下次能及时找到。老人缓缓抬起头,再次表示感谢。本该家属陪伴的年纪却被病毒隔离在遥远的地方,我不仅向前握住他打针的手,告诉他:“放心睡会儿吧,我会一直在您身边”。他嘴角微微一笑,合上双眼。

    夜依旧那么黑,防护镜下雾气迷住了我的双眼,而我炙热的心却能看到阳光普照的万丈光芒。

——山东省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医院重症专业主管护师张长敏

 

    在疫情面前,面对患者,我们似乎忘却了感染风险,忘却了远离家乡,忘却了有限的条件。广大医护工作者主动请缨,毫不畏惧,也许这就是白衣战士的担当和责任,这就是中华儿女的无私奉献,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北方的我们吃不习惯这里的饭菜,使劲扛一扛,咽下去,因为工作需要,我们努力的去适应去克服,因为我们身后还有病人。他们在同病毒抗争的过程中,食欲差进食量更差。为了给患者解决饮食问题,我们准备了破壁机、匀浆膳,因为我们知道这样能加快他们康复。在病区,可以看见同事自发给患者准备的洗发水、沐浴露、梳子、矿泉水……此刻,我为我是一名齐鲁医务人员感到自豪。

——山东省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医院急诊专业护师戴彦君

 

    为节约使用防护物资,上班前我们都会选择不吃不喝,避免中途出舱;我们减少饮水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脱下防护服;我们把口罩都勒的紧紧的,因为只要我们其中一人感染了,其他人都得遭殃;我们也思念着亲人,但疫情当前,我们不得不暂时忘却这些,到抗击疫情的前线之列。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丝毫退却,因为我们是一个极强的团体,我们的身后,有着强大的支撑,她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

——山东省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医院外科专业护师毕荣梅

 

    今天是我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12天,从报名参加武汉救援队伍的第一天开始,我们一直为抗击疫情努力着。有一位护士长说,医院高强度的工作会让人感叹自己看起来像一个“疯子”,然而我们却甘愿做这样的疯子,只为希望能够早一点在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身后的家人、朋友及更多陌生的同胞们能够平安健康。从接管重症患者到紧张地抢救危重患者,从见证患者转危为安再到见证第一位患者顺利出院,一路的感动不由得让我回忆起那些给予我力量与勇气的故事与惊喜。

——山东省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医院外科专业护师王香入

 

    许多重症患者生活无法自理,而隔离病房里,不允许家属陪同,这使得我们的护理人员非常辛苦。病房里,医护人员亲自动手,制备出一份份可口的营养餐送到了病人身边。接受隔离治疗的重症患者,每天能见到的只是厚厚防护服下的医护人员,很容易产生孤立无助、绝望的情绪。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使他们重新获得了战胜疾病的勇气。

    晚上九点下班,从医院返回酒店,透过大巴的车窗望出去,偌大的武汉城,安静的像故乡的那个小山村。当冰封的河面,迸发出第一声脆响,我知道,春天的脚步近了。

——山东省第五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医院肝病科主治医师高帅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整理)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