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湖北籍学子、援鄂医护人员连麦,山大一校三地师生携手战“疫”

发布时间:2020-02-22 22:37:38 发布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

尽管已于2月17日开始网上授课,山东大学一校三地散落在五湖四海的学子还是忍不住思念学校、老师和同学,渴望疫情早日结束,尽快回到校园,开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了缓解学子们的焦虑,科普防疫知识,2月21日晚18:30,山东大学举办了“一校三地疫情防控知识线上科普宣传活动连麦‘一线’”直播活动。

活动通过视频连麦山东大学济南校区、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3位湖北籍学生,驰援湖北一线的3位山大医务工作者,和疫情防控知识科普专家团的4位成员,向大家介绍了疫情一线的情况及应对,共话疫情防控。直播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和观看,开播前15分钟,师生参与人次已过3万。截止直播结束,累计48261人次参与,是一堂名副其实的“网络思政大课”。

山大援鄂医护人员讲述一线故事

“戴两层橡胶手套做静脉穿刺,只能凭感觉”

直播活动是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辅导员杨璐老师主持的。活动开始后,山大护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高怡明首先读了一封特殊的家书——首批援鄂医护人员之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东院区外科护士长李颖霞写给即将高考的女儿的一封信。

李颖霞在家书中写道:“亲爱的女儿,今天你给我发了一张照片,身上穿着我的衣服……平时你偶尔也会穿我的衣服,说穿着我的衣服,就像我抱着你一样……”她在信中还说,“妈妈之所以狠心离开你,因为我对你有十足的把握,你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相信妈妈在与不在,你会同样优秀……”

李颖霞的这封信,不仅读哭了高怡明,直播间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发来了流泪的表情。

读完家书,主持人连线了正在湖北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李颖霞护士长。当李颖霞护士长出现在画面中时,脸色红润,主持人说,很开心看到您的气色这么好,李颖霞解释说,这是因为她每天都用酒精洗脸,酒精洗完之后脸上会火辣辣的,看起来有些发红。这引起了大家的心疼。

李颖霞打趣说,她们作为大别山的拓荒者,一切工作是从打扫卫生开始的,而且,刚开始那个阶段防护物资比较稀缺。“我们每次领到的防护服都是不一样的,花花绿绿的,什么样子的都有,好多一开始还不是医用,而是工业用防护服。所以前期我们每次穿在身上的防护服都不一样。不过这段时间防护物资越来越充足了,质量也越来越好。”

她还在直播中讲述了她们带着两层橡胶手套为病人做静脉穿刺的故事。“进隔离病房以后,至少要带两层橡胶手套。但静脉穿刺起来需要摸血管,通常情况下打针的时候需要触摸血管的手感,感觉血管的弹性,但戴两层橡胶手套之后,有时甚至是三层,摸血管就不现实了,只能凭感觉。”幸好大家技术过硬。

山大湖北籍学子:经历此“疫”,对“医学生誓词”体会更加深刻

然后,两位湖北籍山大学子讲述了自己面对突发疫情,由紧张、无助,到居家安心学习、从我做起,期盼早日返校的心态转变,其中一位是来自湖北武汉的威海校区海洋学院2018级药学专业的李创,另一位是来自湖北荆州的青岛校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邹晓璇。

因为身在武汉,李创的经历更加引人关注。李创说,武汉“封城”之后,他每天在家里学习、看书、健身,然后现在上网课,一切比较正常。老师建了个QQ群,每天和湖北籍同学聊天,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身在武汉也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感觉很温暖。邹晓璇在荆州,疫情相对较轻,而且她的父母都从事一线防控工作,因此在自我防护方面做的比较好。邹晓璇说,当她在视频上看到四面八方的物资支援和大家源源不断的关心,心里感觉安定许多。

另一位湖北籍山大学子——来自湖北咸宁的黎霓因为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她的经历与其他同学又有几分不同。

黎霓说,她在微博上看到武汉宣布封城的消息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药店买了几大包口罩和好几瓶酒精放在家里备用。回到家里之后,把家里做了彻底消毒,然后开始给家人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疫情的严重性。和很多人一样,这个思想工作一开始并不顺利,因为家人感受不到疫情的严重性。在她的反复努力下,家里所有人终于提高了警惕性和自我防护意识。她本人则在导师所建的患者群里为病人们解答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段时间患者没有办法到医院就诊,我们就通过微信群线上给他们答疑。那些需要周期性用药的患者,在当地买不到,在济南才有,我们也给他们联系济南的快递员协助购买,减轻他们的焦虑。”看到最近新增病例减少,治愈患者逐渐增加,她也正在逐渐摆脱焦虑,盼望早日解禁,早一天回到学校。

前一段时间,黎霓在网上看到了齐鲁医院援鄂医护人员在武汉机场与华西医院的援鄂医护人员相遇的视频,“当时看到视频,非常感激也很感动,同时作为山大齐鲁医学人又十分自豪。”而当她看到医护人员摘下口罩满脸的印痕、疲惫的身影,又十分心疼,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医护人员能够平安归来。黎霓说,经历了这次疫情,她对医学生誓言的体会更加深刻了。她情不自禁地背诵道:“我决心全心全意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艺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

在直播中,黎霓还播放了一首Dr.cat合唱团的云合唱——《致老师书》,送给奋战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也是她们的老师。

云合唱——《致老师书》

威海校区海洋学院李创

临床医学院黎霓

青岛校区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邹晓璇

一线援鄂医护人员:当我们身处武汉,便不再是“逆行者”,而是特殊时期的“新武汉人”

除了李颖霞护士长之外,这次直播还连线了山大二院的两位正在一线参与救援的医务人员。

来自山大二院的儿科护士、护理学院2019级在职硕士研究生、现在武汉同济光谷院区参与驰援任务的徐照娟,跟大家分享了从一开始面临的语言不通、条件保障不足、穿脱防护服等重重困难,到后来大家互帮互助、互相提醒、互相扶持的历程。当主持人问到有什么想对师弟师妹们说的,徐老师动情的说,她是在参加工作很多年后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希望大家一定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习,多掌握一点知识,当我们有了更强的能力以后,我们就可以战胜更大的困难。”

山大二院感染肝病科主治医师、山东大学临床医学2001级校友、现在武汉同济光谷院区重症病房参与驰援任务的薛艳表示,“大家都说我们是最美逆行者,但是当我们身处武汉,我们就不是逆行者了,我觉得我们是特殊时期的‘新武汉人’,我们跟患者、跟所有武汉人都在同一个城市,呼吸同一个空气,患者们每天也在给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心帮助。

”山东大学疫情防控知识科普专家、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临床系87级校友李亮在直播中希望同学和老师们保重身体,只有保重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完成学业,他希望大家能够安安全全度过非常时期,学业有更好的进步,山大有更好的发展。

驰援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医务工作者李颖霞

驰援武汉同济光谷院区医务工作者徐照娟

驰援武汉同济光谷院区医务工作者薛艳

北京胸科医院副院李亮

疫情防控专家现场传授防护技巧:

医生下班回家,衣服通常会这样处理

直播中谈到了如何做好自身防护时。

山东大学疫情防控知识科普专家、齐鲁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王刚在直播中再次跟大家强调了手卫生的重要性。他说,有些人戴着口罩,没事就拿手调整口罩的位置,那个手总是不自觉地碰到眼睛、皮肤,这些地方反而很危险,一定要强调手的卫生,规范的洗手方法非常重要。主持人问他头发和眼睛的防护是否重要,王刚说你看看医院里为什么强调戴帽子,包括眼镜。至于眼镜的消毒,王刚介绍了自己的方法:“我的处理一般是,我们下班要拿酒精要消毒的,这是医护人员。在山东这样的低流行区,沾上冠状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以万一的情况来考虑,比较保险的方法,因为这个病毒不耐热,用热的毛巾擦一遍也行。如果眼镜不是特别贵,用肥皂水清洗一下也是可以的。”

他还给大家介绍了医生下班回家对衣物的处理办法。“医生有这个习惯,到了医院里面,除了内衣其他的都要穿工作服,走的时候洗个澡,换上自己的衣服,回到家以后即便是这样的衣服也都是一进门先放在门口,一个衣架或者衣柜里面,换上自己在家的衣服。”

对于有些在家里喷洒消毒液的做法,王刚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现在世卫组织不太强调环境的喷洒消毒液,因为大规模喷洒一个是不太好买,另外大规模喷洒以后对于已经进入你体内的病毒是不可能起到杀伤作用的。世卫组织推算病毒不会在体外存活超过几个小时的话,你放一晚上,第二天再穿,如果病毒存在衣服上也都死亡了。”

针对大家提出的复工之后的防护问题,也一一进行解答,同时嘱咐大家面对疫情时,要保持阳光心态和乐观情绪希,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具有面对一个生命时的职业道德,以自己最大的耐心和细心去完成所从事的本职工作。

李亮教授则从口罩使用、日常消毒、居家防护等方面进行贴心指导,还表示不要防护过当,做好身边的环境防护要比呼吸防护重要的多。

山东大学疫情防控知识科普专家、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张敬悬从学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容器的比喻娓娓道来,给大家分享了接纳与面对、活在当下、明确价值与目标、承诺与行动等关键词,为大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提供了专业建议和方案。

来自山大二院的儿科护士、护理学院2019级在职硕士研究生、现在武汉同济光谷院区参与驰援任务的徐照娟表示,“只要我们有正当正确的防护,有比较端正的心态,就可以克服疫情,因为它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山东大学疫情防控知识科普专家、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马伟教授,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解释了“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史”“可疑暴露者”等疫情期间频繁出现在媒体上的专业词汇,在视频连线快要结束时,他希望“疫情赶紧过去,早点见到同学们。”

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主任张敬悬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伟教授

齐鲁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王刚

网络直播 思政教育“活”起来

都说驰援一线的医务员工是我们的英雄,但在前期联系嘉宾时,她们每个人都反复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齐鲁医院的李颖霞护士长在报名赴武汉时想到女儿马上就要高考,心中有片刻犹豫,但是还是坚决地在报名接龙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山大二院的薛艳医师在剪短头发、告别家人去武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但是觉得这是一个医生的职责,依然义无反顾。

徐照娟护士说:“其实我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员,我也就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情。我觉得我是一个战士,我现在是白衣战士,国家有难我就要冲在前线,这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我没有什么可说的。”

王刚主任在听到《致老师书》后,特别想跟同学们说:“我们的本职工作一定要尽心尽力,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命,我们挽救一个生命就挽救了一个家庭。一定要以最大的耐心和细心完成我们的本职工作,不管是什么情况,这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李亮校友日夜奋战在保卫北京的抗疫一线,但是当听到要给母校的师生连线,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他说对母校很有感情,一提到山大,一提到医学院就非常亲切,只要是母校需要,一定会尽全力完成。

湖北籍学生嘉宾或者担心自己因为从疫区回到学校会受到同学或多或少的“避而远之”,或者准备毕业找工作内心焦灼,但是他们目前心里最重要的都是对学校、老师、同学的挂念。

还有屏幕里留言的同学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早点回到学校,还有同学留言说今晚上了一堂特别的“网络思政课”……

因为有爱,我们在一起。

“连麦一线”直播活动开播15分钟后,师生参与人次已过3万,活动过程中,直播间气氛活跃,同学、家长、老师们积极互动、留言提问,连麦老师对现场提出的问题也认真进行了解答和反馈。整场活动一直持续到21:54,在接近三个半小时的直播中,评论区里各种致敬、加油,泪目、感动,祝福、祝愿此起彼伏,“向医护人员学习”“山大的小伙伴好棒”“我也要做这样的逆行人”“山大好温暖”“学好知识,就增加了战胜更多困难的能力和勇气”“遭遇疫情,不爽;生在中国,幸福!”让人感慨不已!

直播间还吸引了驰援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家人和亲友一同观看并参与,直播结束时显示累计48261人次参与活动,是名副其实的一堂“网络思政大课”。

据了解,此次活动由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主办,济南本部、威海校区、青岛校区一校三地同时发布活动预告,活动筹备期间得到了学校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各相关学院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通过“连麦一线”网络直播活动的开展,有效地缓解了延期开学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情绪,拉近了师生距离;直观地了解了前方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拉近了与疫区的距离,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网络思政教育探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徐玉芹通讯员 孟珊珊 王崇丽 曾艳丽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