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迅速行动,把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作为当前组织工作突出任务,充分发挥“尚义担当”的光荣传统,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积极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医疗救治和防控工作。
把堡垒筑在最前沿
2月9日,在山大二院援湖北国家医疗队暨第四批医疗队出征之日,医院党委成立了援湖北临时党支部,由党建经验丰富的临床综合党总支部书记、医疗队队长马承恩担任支部书记。医院前后派出的四批医疗队中的40名党员全部纳入临时党支部,党员占比28%。在抗疫第一线,临时党支部选举成立了支部委员会,健全了支部班子,并指导医疗队迅速成立医疗、护理管理小组,担任组长、副组长的11人中有9人是党员,为医疗队高质高量救治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障。
临时党支部明确了三项工作重点:高质量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确保医疗队员安全、加强思想教育和宣传引导,将党的工作与医疗救治工作紧密结合。党支部要求党员队员亮出身份,敢于争先,吃苦在先,不计得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受身边党员感召,69名医疗队员在抗疫一线写下入党申请书。
把责任使命扛在肩上
主动请缨赴“疫”线。今年58岁的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承恩,参加过援塞舌尔和汶川地震受灾患者救治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他不顾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先后3次请战。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又是老医务工作者,对各种危重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我应该坚定果敢的站出来。国家需要你,必须去,没有理由,医生就该去病人最需要的地方”。
“国有磨难,众志成城,党员先行!”急诊重症专业副主任医师郝学喜是一位拥有15年党龄的老党员,去年10月刚刚结束陕西子洲任务返回济南,年初一又驰援湖北。他的父亲是从新闻报道中看到儿子名字的,66岁的老父亲给儿子写下家书:“自古忠孝难两全……你要记住,咱家是有三个共产党员的家庭。”
像马承恩、郝学喜一样舍小家顾大家的党员还有很多。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许伟华父亲年前刚因车祸做了手术,重症医学科宋淳刚刚新婚3个月,神经外科侯衍华一岁多的孩子还没断奶,手足外科刘肖原本正在备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但他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党员”是他们共同的标志,“使命”是他们共同的注脚。
在“疫”线践行誓言
奉献自己照亮别人。护理部副主任董红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护理带队。到达武汉的第二天晚上医疗队就接收了29名患者,董红细心为每位进入隔离区的姐妹检查防护措施,并亲自上阵,与姐妹们一同接收患者、指导流程,从晚上9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点;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来超作为医疗组组长,把气管切开这种传染性更强的患者都揽到自己组;气管插管易产生大量“气溶胶”,麻醉医生须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感染风险极大,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冯昌为抢救病人,毫不犹豫的行气管插管;为避免上厕所节省防护服,护理二组组长徐照娟10小时没喝水……厚重严密的防护服会带来不适,大量病患的密集转入会带来压力,但这些都无法阻止队员们前进的脚步。
心中有光,何惧道阻且长。“当我进入病房,看到病人看我的目光,那里面透出的是对医生的信任和对生命的渴望,而此刻我就是他们的希望。他们也同样在鼓舞着我,让我忘记了紧张”。在与病毒的抗争中,孙晓谛说,“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的相互照亮”。
疫情面前处处是前线
科研保障,后方支援。医院院长王传新教授联合山东师范大学、潍坊康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最快3分钟内即可出结果,已正式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程序。
善德公司党支部与社工部联合,主动成立后方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出征家庭配送食品、果蔬等,解除医疗队员后顾之忧。护理部组织45个病区建立“前方队友微信群”,随时联系关心前线队员生活、心理问题,并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帮助解除心理压力。(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