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己亥末庚子春,一场来势汹汹的病疫由荆楚大地席卷全国,各地纷纷拉响警报,打响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山东省对口援助黄冈市,先后派出十余批医务人员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市和黄冈市,齐心协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充分展示身处疫情防控战线的医护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救死扶伤与病魔斗争到底的精神,由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大众网·海报新闻发起“疫线故事——我的爱对你说”特别策划,让广大医务人员作为主人公,讲述在湖北武汉、黄冈前方医疗队援助期间自身的感动、感悟和感受,讲述在一线工作生活期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讲述自己与疫魔斗争、在这场全国战疫战场上的感人瞬间。
【疫线故事㉟】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作者:张春莉 山东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外科专业护师
自从接到战“疫”命令,我们已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工作20余天。进入病区第一天的领导讲话,至今我仍记忆犹新,“我们是整建制接管,从现在起,这里就是我们的新家”。也正是从那一刻起,我们同心通力协作,坚定必胜信念,为了心中大爱,成为最美“逆行者”。
整装待发。我们从最基础的卫生做起,对整个病区“地毯式”反复消毒,做到全面彻底不留死角;科学分区,物品药品分类存放,确保我们的“后方仓库”整齐有序、“弹药”充足。就这样,我们紧张有序地做着“战前”准备,各项工作也逐步进入正轨。
正式开拔。2月9日是我们进入污染区的第一天。接班前一个多小时,我们就开始了防护准备。尽管前期已经进行了专门培训,但仍十分紧张。我们小心翼翼地戴口罩、护目镜,穿防护服,一遍又一遍相互检查,生怕哪一步做得不到位。第一次进入污染区工作的经历现在仍历历在目。我们需要穿过三扇门、两个房间,才能完全进到里面的“战场”;到达“战场”后,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原来“战场”和我们之前工作的环境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穿了厚重的防护服。
我们立即展开紧张忙碌的工作。最基本的治疗肯定不在话下,只是因为穿着防护装备,打起针来稍显困难。由于患者不能随意出房间,我们还要对他们进行生活护理。工作了大约两个小时,头痛、恶心等不适感开始袭来。我努力调整呼吸,低头,通过皱眉头等微动作调整护目镜的松紧。大约一小时后症状才稍微缓解。这一个小时的适应让我真正体会到一线战友们的辛苦。坚持到交接班时间,脱完防护服、摘掉口罩的那一刻,好似重生,但还是没有逃脱呕吐的结局。后来看新闻才知道,那一天不只是我们组,好多小伙伴都出现了不适症状。有的为了不耽误工作,居然把吐出来的又生生咽了下去。听到这个消息,我肃然起敬,眼里泛起泪花,心像被揪紧了一样,不是滋味。
精准施策。为了应对头痛恶心、镜片起雾、皮肤损伤等不适状况,以便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我和小伙伴们利用休息时间展开讨论、研究对策。一、为什么出现恶心?主要原因是因为护目镜戴的太紧,引发头痛从而导致恶心。从那以后,工作前我们就把护目镜调整到适合自己的松紧度,之前的不适果然没有再出现,工作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二、怎样防止护目镜片起雾?20多天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在保持口罩密闭性良好的前提下,气温高、身体燥热、出汗多才导致护目镜起雾。一般出汗少的人不怎么起雾。因此,适当休息会有所好转。预防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护目镜内层均匀涂抹洗手液,再擦掉晾干。这个方法效果很好,我屡试不爽。另一种是把洗手液与消毒液掺着用,做法同第一种。三、怎么预防额部、耳部及面部的压力性损伤?在穿戴口罩护目镜之前,用赛肤润在易产生压力性损伤的部位均匀涂抹,之后再贴上一层水胶体辅料或泡沫敷料,可以有效减少皮肤损伤,穿戴的密闭性也更好。

用心呵护、暖心治疗。我上班20多天,每次给患者输液,我都同他们聊天,听听他们的人生经历、未来期许。每次我都会觉得人生变幻无常,活着就是希望……想到这,不禁潸然泪下。有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是我们的同行,在这次战疫中不幸“中枪”。跟她交谈能明显感觉到她作为医生的职业理性。她比一般人更清楚新冠病毒是怎么一回事,却表现的果敢从容,让人敬佩。她老家湖南,喜欢吃辣,无辣不欢的那种,我便说下次给她带点辣的咸菜。几天后等我再次上班、递给她辣咸菜的时候,她喜出望外:“没想到你还记得这个事呢,谢谢!我记住你的名字了!”说着,她的眼里泛起了泪花,让我看到了她坚强背后那柔软的一面。我想说的是,那一刻,我也记住了你的名字。我们是战友,我们还要并肩前行!
有一位中年的男性患者,是一名教师。他向我讲述了他的医治经。他从发病开始,就在家自我救治、自我隔离,后来病情加重,住进了中南医院。刚住院的那几天他什么都回忆不起来,只记得每天都在睡觉。经历6天左右他终于好转,能起来吃饭了。他说心中重燃希望,对未来也多了几分期许。后来他转为轻症,转到了方舱医院。10余天后出现过敏反应,病情加重,又转入我们病区。刚来的时候,一脸红肿,过敏症状十分明显,情绪低落。我劝他说:“不要担心,您的这个情况就是过敏,多喝水,再用上抗过敏的药物,这个状况很快会好的。”再见他时,症状明显好转,人也健谈了许多,还开玩笑说:“等10年、20年后同别人说起这段经历,也可以吹牛了。”谈笑间,我感觉到他心里满满的温暖的爱,眼里都是希望的光。此时此刻,在武汉经历这场“战争”的人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好的,安排!”我们团队接管以来,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用实力“宠”他们。我们来之前,这些患者已在医院住了10天、20天甚至更长时间。不同程度存在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今天这个大爷想吃面条了,好的,安排!明天那个大姨想吃水果了,好的,安排!又有一个奶奶或者爷爷牙口不好,吃不了硬的东西,好的,安排……为此,我们专门带了破壁机、匀浆膳、安素等,想尽办法改善伙食,保证营养全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经过这20多天相处,我们彼此熟悉,更加默契,信任也越来越深。只要患者有合理需求,我们都会想办法满足。有时只是一件小事,患者也会不好意思的连忙说“谢谢”。
我们之所以能够用实力来“宠”患者,是因为大后方也在用实力“宠”着我们。“搬家式”救援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后方的力量。防护用品、生活用品、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都无微不至。大家十分感激。
我们还收到马云的卡片,上边写着“医之大者,亦士亦侠”,让我想起了金庸的一句话:“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此刻,我们都甘愿做侠士,也为自己能够成为一名齐鲁侠士而感到骄傲自豪。
“和谐、友善、勤奋、进取”是我们团队的一贯作风。“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齐鲁精神,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我们不断向前。
疫情就是命令。举国上下,人人防疫抗疫,体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大无畏的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就算在我们面前是万丈悬崖,我们也会抱着必胜的信念勇往直前。因为,救死扶伤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心中大爱是我们的信念力量。
冬天终将过去,春天必将如期而至。只要我们心中有大爱,眼里有笃定的光,坚定必胜信念,大步向前,胜利的曙光终将普照四方。
责任编辑:刘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