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和济南市签署深化校地合作协议,发布《打造“山大系”品牌 服务济南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打造“1+5”空间服务体系,实施十大重点项目和八大辐射计划,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大学是孕育创新因子、培养优秀人才的高地,城市则是发展和创新的主战场,是人才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也是高校加快发展的坚强后盾。因此,城市与高校必然会成为共生共长的命运共同体。自山东大学1901年在济南泺源书院开办起,其秉承的“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办学宗旨,就与济南开放创新、走向世界的不懈追求有机融合,像一对命运共同体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共生共荣、相得益彰。近年来,山大作为济南亮丽的城市名片,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济南与山大共同成长的实践充分证明,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当前的济南,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三大国家战略交汇叠加,正在对标对表“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目标定位,按照省委省政府“扬起龙头”工作要求,全力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今天的济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的强力支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以山东大学为代表的高校院所的深度参与和大力支持。当前的山大,正处于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关键节点,学校实现“由大到强”,一定要在中国“由大到强”、山东“由大到强”、济南“由大到强”的征程中去谋划、去推动、去实现。双方此次合作,必将为济南跨越赶超、走在前列注入强劲动能,必将更好地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必将为山大“双一流”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城市与高校的共生互动不会自然发生,合作成果的落地也不可能自我实现,需要双方协同作战,为彼此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常说,一流大学是地区发展的源头活水,但城市发挥好、利用好优厚的大学资源,不是坐等着大学来输送优秀人才,提供先进的科研技术成果的“果实”。只有从培土、育苗开始就深度参与、全力支持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为城市的发展转型涵养水源,打牢坚实的根基。同时,一座城市以怎样的视野和气度来面对大学的发展诉求,决定着大学会以怎样的成果和明天来回应城市的期许。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倍加珍惜山大这块“金字招牌”和这一宝贵的智力资源,全力支持山大“双一流”建设,全力为山大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与山大携手打造“山大系”品牌,推进合作成果转化落地。
从长远视角看,这种校地合作模式不只适用于济南与山大之间,更应复制推广到更多高校当中。作为省会,济南高校资源丰富,这是济南的一个重要优势,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砝码。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增强城市与高校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借鉴济南与山大合作的模式,主动谋划、主动对接,努力创造更多校地合作的典范和佳话,实现同荣共兴、合作共赢。(济南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