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下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131名医护人员将乘坐14:30的飞机返鲁。他们是山东省第五批驰援湖北的医疗队,也是山东最后一批撤离湖北的医疗队。
2月7日,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部署,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紧急组建了由13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整建制”医疗队驰援湖北,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17病区和18病区两个重症病区。这两个病区共80张床位,共收治新冠肺炎病人164例,其中危重症和重症病人84例,经过60天的奋战,最终治愈出院128例,无一例重症病人转为危重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
今天,131位援鄂英雄得胜归来。武汉欢送,济南迎接,新时报全程直播,敬请关注。

队员王成涛写下了“春樱语盼”,写出了对春天的到来和完成任务的喜悦。
春樱语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王成涛)
珞樱嬉戏赏春阳,芽苞初放论花香。
粉艳漫天望君降,独自逍遥游花廊。






齐鲁医院援鄂队员韩倩倩记录了她的一位患者,也是自己的忘年交刘爷爷,86岁的刘宗华老爷爷,他是一名抗战英雄,至今,爷爷的脖子后方仍有子弹留下的疤痕,而这疤痕也成为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的见证。在韩倩倩的心中,始终对英雄充满敬畏和敬仰,而每次谈起,爷爷总会说,新时代,你们这些孩子才是最了不起的。刘宗华是3月1日入院治疗的,刚来时的他是个“倔老头”,很难和他沟通,也有点抵触各种治疗,韩倩倩就为他手写了一份呼吸操指导图,在上面画了画,写上鼓励的文字,慢慢地老人接受了治疗。





部分队员聚在一起拍照,记录下临别时刻!他们圆满完成了任务,不辱使命,践行了来时的诺言。
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医疗小组回济南前拍下视频

即将告别武汉,临行前,麻醉科主治医师杨绍忠以文字表情怀:

《援鄂有感》
己亥暮岁,中华大地,疫情突起,荆楚告急,江城尤甚。
庚子仲春,夜半鸣鼓,白衣执甲,星夜驰援,共赴国难。
重症病区,危机四伏,众寡悬殊,战甲护体,死地求生。
全国之力,猛虎之师,医者仁术,不眠不休,二月有余。
刀光剑影,围追堵截,共克时艰,曙光乍现,捷报频传。
鸣金收兵,铸甲销戈,壮士返乡,黄鹤楼空,山河如故!
盼战友体健,人间皆安!
据了解,齐鲁医院医疗队援鄂期间,三个第一例是杨绍忠做的,分别是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鼻咽拭子采集。




7:11
援鄂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刘一鸣: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就要离开这个曾经“抛洒热血”的地方,我愿把记忆沉入心底,把忧思寄于远方,天已经亮了,我们不再是星辰,而是与温暖一起化作这春日的阳光,重新洒向大地,要说再见了,这片有着特殊情缘的土地。





7:00
队员们陆续到酒店吃饭,酒店为他们准备了“热干面”送行。

离开武汉前,医疗队员将病区最后几名患者按规定移交给当地医院。


新时报记者:孙镇镇 马卫红 苏珊
编辑:韩璐莹
美编:王琳
通讯员:谢静
校对:赵栋培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