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山东大学了解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山东大学4项课题获准立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五位。本次重大项目招标,经评审公示,确定了100个课题研究方向的109项立项课题。
山东大学获准立项的4项课题具体包括“基于国家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一体化研究”项目、“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项目、“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中国特色与制度建构研究”项目和“构建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项目。
其中,“基于国家制度与治理现代化的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一体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肖金明,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院长,该项目以党规国法同构法治为主题,包含党规国法关系基础原理研究、党规国法一体化机制和技术应用研究、党规国法一体化建设规律性认识、逻辑性构建和创新性实践的系统研究,以体现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独特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政治和社会意义。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潘爱玲,现任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该项目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新闻与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在深入剖析我国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制约瓶颈的基础上,从两大体系的契合点入手,将宏观与微观密切结合,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协同关系模型,进而探讨二者的协同发展路径,最后从文化体制改革与政府政策优化等多个层面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
“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中国特色与制度建构研究”项目首席专家李忠夏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该项目力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权力结构中,对中国特色的宪法实施保障机制进行建构,以满足“宪法监督”“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合宪性解释”等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制度建设要求,对于推动现有制度落地和宪法实施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项目首席专家门中敬,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威海)教授,该项目坚持科学立场和本土化特色,在评估和总结四十多年来我国传统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的经验、问题与成因的基础上,以实现行政任务的合法性与最佳性为目标,希望从党和国家监督的深层次和根本性问题出发,建构一套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制约监督体系及其理论分析架构,并提出符合国情的制度完善和建设方案。
通讯员:刘后德
新时报记者:曹莫
编辑:常萌
校对:李尚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