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山东大学共建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和人大预算监督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

据介绍,省人大常委会与山东大学共建两个研究中心,将为我省地方立法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对加强地方立法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理论研究,提升地方立法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质量和水平,增强人大立法的可操作性和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两个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将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全力服务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紧扣人民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紧扣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好相关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文章,就地方立法、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中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确保形成的研究成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坚持高起点定位和高质量发展,省人大相关部门出题目、交任务,两个研究中心发挥优势、服务山东,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把两个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山东乃至全国范围内的高端智库。
2015年山东大学在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成立了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基地成立以来为山东省20多部地方性法规提供了起草和论证工作。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将在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的基础上,立足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质量,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根植齐鲁、面向全国”,争取五至十年内,把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地方立法的一流研究平台,立法咨询和服务的高端智库,立法人才培养的摇篮。山东大学财政学科与省人大常委会预工委有着多年的密切合作,有5位学者担任了专家顾问,参与预工委承担的常委会重点调研课题。人大预算监督研究中心,是新形势下探索省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创新,实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重要努力;是促进理论研究和实践需求有效对接的重要探索;对做实预算审查监督职能,增强山东省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为全面提升政府依法理财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提供重要保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原 刘一颖 通讯员 车慧卿报道)
责任编辑: 禹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