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我的白衣荣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孙长远:挺进大别山

发布时间:2020-05-14 18:46:41 发布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孙长远 王小蒙

目前,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山东省护理学会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举办的“我的白衣荣光•512护士节征文大赛”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活动启动一周以来,已经陆续收到两百多篇投稿,其中有来自全省各地的护理人员,也有齐鲁晚报的热心读者和在校学生,共同书写了对护士这一职业的认识。

与此同时,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还选取了部分征文,陆续进行刊发,以期让更多读者认识护理职业,了解护理人员背后的故事,营造尊重护士、关爱护士的良好氛围。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孙长远。

以下为征文内容:

十八岁时,我曾有一个从军梦……

二十八岁时,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我今生无悔的选择。

https://img.qiluyidian.net/xwNi7s_1589178890456.png?imageView2/2/w/720/q/85|imageslim

庚子春,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却因病毒肆虐被隔离,一个本该万家团圆的佳节却上演着一幕幕的生离死别。我与我的同事,每一位医护工作者无不痛在心头。一封封援助湖北的请战书,一个个鲜红的手印,大家都在加油呐喊,勇于担当,冲锋在前,誓与病毒来一场殊死搏斗,打赢这场生命保卫战。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白衣执甲,与病魔斗争是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天职。我们有责们有担当去投身疫情的第一线,发扬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伟大精神。

 2020128日我有幸加入这个逆行团队与我的“鲁大壮”战友们并肩作战。随着飞机落地天河机场,天色早已暗了下来,湿冷的天气,冷清的机场,江城的街道略显空旷,甚至看不到几个工作人员,一切都显得毫无朝气生机,已经可以闻到紧张的“战火”在空气里凝集!

结束近两个小时的大巴路程,终于来到这辈子都令我难以忘怀的革命老城——黄冈市,下榻酒店的门口早已列好整齐的迎宾,热情的人们,虽是寒冬远在异乡,却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温暖之中的辛酸却又让人来不及细细品味,他们也本应该陪伴在家人的左右,享受新年的喜悦啊。

严谨的培训,紧张的练习,一对一严格的考核,不敢有丝毫懈怠,队员们相互监督,每一个穿脱防护服的动作不仅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更是对每一个病人的生命负责!

在这里虽然没有炮火的喧嚣,但物资匮乏,疫情形势紧张,俨然就是生命的战场。在紧张的期待中,2110:30,踏上了去病区的大巴车,这是来黄冈的第一个班次,接完班后就接二连三的来了病人,由于所在病区是学校刚刚改造完成的传染病医院,条件十分艰苦,犹如影视中的“战地医院”,我们就是守卫人民安全的战士。

https://img.qiluyidian.net/aNJEGW_1589178913494.png?imageView2/2/w/720/q/85|imageslim

医院用于收治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可以看出每个病人心情沉重,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紧张、恐惧、期盼…面对这样的病人,他们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完善病人信息,耐心询问哪里不适和仔细讲解病情,把他们每一个都安顿好,也许这样的体贴亲近更能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紧张。就这样我与我的战友们,从一楼到五楼,来来回回,不知不觉,汗水早已浸湿了洗手衣,但心里面却为踏出征程的第一步而感到欣慰。

二月二日,进驻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第一个夜班。零点准时集合出发,透过街边微微泛黄的路灯,可以看到蒙蒙的细雨。在黑夜里,我第一次模糊的见到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样子,感觉它像一个孤独的孩子需要我们来守护。曾历经急诊大大小小无数的夜班,但这个夜班无疑尤为深刻。细致的做好每一层防护,在病区里全副武装,这边病人胸闷了,那边来新病人了……

只短短时间,就可以低头看到鞋套里晶莹的露珠。在层层防护下,无论大家怎样不适,都相互鼓励咬牙坚持直到天亮。

这个由陌生到熟悉的病区,这些从陌生到亲密的战友。四班轮替,昼夜不分,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战“疫”的51个日夜,我们山东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共收治病例数263例,小到9个月的稚幼,大到九十岁的耄耋,有辛勤的汗水,有共情的泪水,毫无保留的付出终换来心愿成真——三月十八日黄冈新冠病人全部清零。那一刻,心头的雾水散了,阳光多么明亮,清晰的望着身后的宏伟的病房大楼,望着遗爱湖碧波荡漾的湖水,望着金灿耀眼的油菜花,所有的付出都换成满心的感动!

“山相望,水共流;爱共永,情长留。遗爱湖的碧水,溶进湘江暖暖清流,映出泰山巍巍风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击疫情战斗中,山东医疗队千里驰援黄冈,同黄冈人民一起日夜奋战在战“疫”第一线,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回想每天从酒店-医院两点一线的生活,虽然枯燥,但充满希望。曾有人问我,你孩子那么小,投身疫情重灾区不会害怕吗?万一回不来……那时我真的没有胆怯,我想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身为一名医护人员,更有责任与担当前往疫情第一线。

2003年,全世界都在保护九零后,2020年,轮到九零后站出来保护这个世界。曾经认为九零后的我们是在蜜罐里长大,不堪重用,可是今天行动证明了一切,九零后也顶起了一片天。曾经家长会上,父亲给我写下寄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时也许还模糊,对社会有用的人也许是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等的大人物,现在我却明白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投身疫情,捍卫生命的医护人员,就是扑灭山火,保卫自然的消防员,就是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卫人员,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小身影,却成为这个对社会有用的大人物。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护理岗位很平凡,但每一位护理人的努力却又让这个世界一次次的创造着不平凡。护理工作很琐碎,但琐碎的事却展现出大智慧。相信风雨挡不住春天,相信黑暗遮不住黎明,再次远远地望着大别山,我仿佛看到每一个生命都在阳光下灿烂的微笑。

作者:孙长远,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科护师 ,也是山东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