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聚焦陆海统筹推进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山大发布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5-10-25 17:26:06 发布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作者:

10月25日,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重要成果发布式暨研讨会(第三期)在济南举行。此次活动发布和研讨了2025重点项目研究成果“陆海统筹推进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研究”,以此助力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和山东乡村全面振兴。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粮食安全历来是关乎国家存续与民生福祉的根本性议题,更是贯穿人类发展的永恒命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全球粮食供应链波动加剧。粮食安全已成为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核心领域,保障粮食自主可控成为维护国家主权与发展权的关键支撑。山东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大省与农业大省,在践行“大食物观”理念,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践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粮食安全保障提供了“齐鲁样板”。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将其视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24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考察时明确提出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为山东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赋予了山东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的重大责任与使命。

在此背景下,《陆海统筹推进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研究》一书应运而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战略意义。

山东大学此次研究成果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独特性与理论分析的系统性。突破了传统研究中以耕地与谷物生产为核心的“小粮食”视角,明确秉持“大食物观”,将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范畴从主粮扩展至整个食物体系,从耕地资源延伸至全域国土空间,并从粮食生产推进到涵盖育种、加工、流通与销售的食物全产业链条,将“陆上粮仓”“蓝色粮仓”与“特色粮仓”视为有机整体,系统阐释其内在逻辑关联、功能互补机制与协同发展路径。二是研究内容的实践性与政策建议的前瞻性。研究立足于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的丰富实践,着力总结和提炼现有成功经验与创新模式,如德州“吨半粮”模式、寿光蔬菜产业模式、烟威青海洋牧场建设等。在既有经验梳理基础上,研究面向未来挑战与发展趋势,关注新质生产力、气候变化、国际贸易格局等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三是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与多学科的交叉性。粮食安全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政策等多个维度。本研究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交叉协同研究。通过多学科方法的碰撞与融合,系统揭示陆海统筹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的典型经验与内在机制,分析更高水平齐鲁粮仓建设的关键路径,提出更加科学、系统、综合的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还围绕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大食物观的基本理念和政策应用举办了学术研讨和圆桌论坛。

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是山东大学直属智库平台,为切实发挥智库服务国家治理的功能,近年来研究院围绕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开展有组织科研,形成代表性成果,获得社会广泛赞誉。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记者 吴永功 李扬 通讯员 李琼)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