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宣传日”,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举办“乳腺癌全程管理多学科高峰论坛暨第三十五届乳腺沙龙活动”。本次活动以“多学科协作赋能乳腺癌全周期健康”为核心,汇聚国内乳腺领域诊疗、护理、康复等多学科专家,并特别邀请168名乳腺癌患者及家属参加,搭建学术交流与科普宣传深度融合平台,让学术专业智慧真正贴近患者实际需求,为乳腺癌防治注入人文关怀力量。齐鲁二院副院长余之刚出席论坛并致辞,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于理想主持主会场、护理部执行主任王晓云主持分会场。

主会场:学术与科普并重,传递防乳癌全维度关怀

余之刚指出,设立乳腺癌宣传日的核心意义在于帮助公众树立“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观念。本次活动以多学科协作模式精准破解乳腺癌全程管理痛点,并特别邀请患者和家属代表参会,不仅是防乳癌理念的实践落地,更是推动乳腺疾病诊疗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希望让学术交流更贴近患者需求,让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管理目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范志民教授为论坛送上专家寄语。他强调,本次活动在世界乳腺癌宣传日之际举办,既是加强乳腺领域同仁交流协作的重要契机,更是向社会传递科学防乳癌理念的关键平台,希望与会专家能以本次论坛为纽带,将学术交流成果切实转化为提升临床服务质量的实际动力,让更多患者享受到规范、高效的诊疗服务。

于理想主持主会场

主题分享环节,齐鲁二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王斐以“医护守护初心,笃行致远新程”为题,系统回顾了科室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医护团队在乳腺癌筛查、治疗方案制定、术后随访等全流程中的角色价值,着重强调了“技术+人文”双轨服务对提升患者生存率的关键作用。



主会场同步设置“防乳癌科普实践”环节。齐鲁二院医师相玉娟开展“愈后新起点,拥抱新生活”主题演讲,将关注点聚焦于乳腺癌患者愈后生活质量的提升,为患者康复与回归正常生活提供了指导与鼓励;烟台毓璜顶医院医师方晓明则从心理干预角度出发,以“拒绝无意识顺从,重塑生命意义”为主题,引导患者建立积极的疾病认知,以更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潍坊市人民医院护士长孙香莲针对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淋巴水肿问题,以“居家防护五步法”为核心,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实用护理知识,为患者居家康复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会场:深耕专业领域,攻克全程管理技术难点

王晓云主持分会场——乳腺癌全程管理多学科高峰论坛

专题分享环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张志茹以“乳腺癌性伤口个案护理与管理”为题,结合具体个案,深入剖析了乳腺癌性伤口护理的要点与管理策略,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了详细、可操作的指导,帮助提升护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解放军总医院黄利虹阐述“个案管理模式及个案管理师在实践中的价值”,分析了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管理中的显著优势,以及个案管理师在提升患者诊疗体验与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优化患者管理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影新介绍“基于循证的肿瘤患者护理新策略——以乳腺癌为例”,依托循证医学,为肿瘤患者尤其是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全新策略,使护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叶线上分享“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依从性的全程管理。”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她聚焦患者治疗依从性,为保障治疗效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管理思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李倩讲解“‘低投入’高回报——科学疾病管理转化为生存获益”,从疾病管理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管理让乳腺癌患者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生存获益的提升,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健康管理方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杨爱玲分享“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全程管理”,针对乳腺癌术后常见的淋巴水肿问题,进行全程管理的系统讲解,为患者的长期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李玉丽分享“医院主导的乳腺康复家庭照护共同体健康管理模式”,提出了以医院为主导、联合家庭共同参与的乳腺康复健康管理模式,为乳腺康复管理开拓了新的路径,促进了医院与家庭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郑秋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丽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高蔚、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郭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栾格格、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张萍、淄博市中心医院彭爱荣担任分享环节主持。



活动期间,同步开展志愿者招募、文艺表演等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的乳腺癌防治宣传氛围,让患者和家属在轻松愉快中感受到齐鲁二院的关爱和温暖。
本次活动将学术交流与防乳癌宣传深度融合,既为乳腺领域从业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多学科协作与知识共享,推动乳腺癌诊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属传递了科学防乳癌知识,让患者和家属能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方法,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医患信任与理解,有助于推动乳腺癌防治事业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型,为构建更加完善的乳腺癌防治体系贡献齐鲁二院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