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节,月华如水,流淌在我们所在蓝色星球的每个角落。此刻,“天涯共此时”是每个中国人的情感共鸣。而在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这句诗则被赋予了更深层的内涵——它不仅是情感的相连,更是生命的相守!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开启了一座“月光博物馆”,看世界同一个月亮。透过一扇扇窗照进家庭、学校、医院,从太平洋小岛到如画泉城,从天府之国到雪域高原,这里的每一缕“月光”,都记录着一场跨越山河的奔赴、一次不负生命的重托,一个关于爱与健康的故事……

在新疆和田,26岁的苏麦热姆正带着4岁的女儿小努尔采购玫瑰土月饼,这份新鲜热烤的时令点心将成为今夜赏月的最佳拍档。
苏麦热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中秋节她能健康地与家人团聚。因为仅仅在一个月前,她还是一名视力仅剩0.04、几乎丧失全部光感的“盲人”。
2025年8月的一天,苏麦热姆突然感觉视线模糊、头痛难忍,此后几天的时间里,她的病情迅速进展,眼球无法转动,连对面的家人是谁都无法辨认,被紧急送往和田市人民医院治疗。
在苏麦热姆住院的第二天,齐鲁二院赴疆国家巡回医疗队来到了这所医院,医疗队员、眼科医生崔艳艳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确诊她为急性视神经炎。
崔艳艳深知,神经细胞一旦死亡无法再生,这名年轻的姑娘可能要面临永久“失明”。于是,她立即开始了药物、生活、心理的全方位诊疗,仅用4天的时间,就让苏麦热姆的视力恢复到正常人的视力水平1.0。

2025年8月27日至9月17日,崔艳艳所在的齐鲁二院国家巡回医疗队走过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行程上千公里,用仁心仁术救治包括苏麦热姆在内的疑难危重患者,并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为当地留下了永远带不走的技术和经验。
今天,苏麦热姆将中秋节的第一个微信祝福送给了崔艳艳。她写道:“谢谢您给了我再次看见月光的机会,中秋快乐!”

在太平洋小岛基里巴斯,本没有过中秋节的习俗,但是汤格鲁中央医院的手术室护士Mereua却连续几天拍摄月亮的照片,她想在中秋节之际,把最美的月光送给她最亲爱的中国朋友——赵姗姗。
赵姗姗,援基里巴斯医疗队队员、齐鲁二院麻醉科医生,曾于2023年12月起,在这家医院进行为期1年的医疗援助,与Mereua一起工作,成为非常要好的同事和朋友。
去年中秋节,赵姗姗曾将月饼带到科室与Mereua一起分享,并给她讲起了中秋节寓意团圆,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Mereua悄悄地将这个日子记到了自己的备忘录里。
2024年12月,赵姗姗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回到祖国,但她依然不间断地帮助Mereua:与她一起讨论患者情况、鼓励她参加中国短期交流活动、为她介绍中国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技术……
自2002年起,齐鲁二院先后派出5批7人次援外医疗队员,秉承“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得到受援国政府和当地百姓的高度赞誉。
不知从什么时候,Mereua对赵姗姗的称呼变成了“Sister(姐妹)”;也不知从什么地方,她们总会深情地想起彼此,就像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她们看到同一缕月光,仿佛从未分开过。

山东济南16岁男孩王博约,刚刚在上个月成为一名高中生,这次的“双节”放假是他期盼已久的放松时光。今天晚上,他将按照惯例和家人一起聚餐,饭后再去月光下散步、赏月。
对于王博约来说,从小到大,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听到爸爸讲同一个故事:“2009年8月11日,你在齐鲁二院出生,因为是早产,体重只有不到3斤,所以我们都不敢抱你一下,就被直接送到新生儿监护室了,幸运的是,那里的医生护士把你治疗和照顾得非常好,38天出院的时候,你的体重已经接近5斤了,小脸胖乎乎的,我和你妈妈的心才彻底放下来……”
作为山东省首批省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齐鲁二院新生儿科拥有一流的救治能力,承担着全省及周边地区的危重新生儿转运任务,曾救治成功体重不足1公斤的“巴掌男孩”“菏泽五胞胎”等新生儿危重症、疑难疾病,被喻为新生儿的“守护神”。
16年过去了,每年的中秋节,王博约一家都会给齐鲁二院的医护人员发送祝福,他们在一年年的月光中双向奔赴,诠释着世间独特而深刻的“团圆”。

在四川省遂宁市,45岁的王华华正将一份齐鲁二院出品的“荷塘四宝”月饼进行摆盘,一边摆一边对父母说:“这么好看的月饼,真舍不得吃啊。”
这份月饼,是齐鲁二院赠送给王华华的中秋礼品。

然而,王华华却从没有来过山东,也没有亲人在这里治病或工作,她其实是医院微信公众号的一名“粉丝”。从2024年春节策划“云上写对联”起关注医院公众号,至今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此次参与“比专家号还难抢的药膳月饼,齐鲁二院请你吃”微信互动活动,幸运地获得了奖品。
“我经常会打开齐鲁二院公众号看一看,感觉很多内容很轻松有趣,跟我之前对医院的印象很不一样。”王华华说。
一年又一年,齐鲁二院微信公众号全年不停更,它温暖而深刻的图文、视频,如同一缕数字月光,与51万粉丝一起,度过四季冷暖,分享健康新知,链接出不一样的“云上团圆”。


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内分泌科医生琚丽萍将在这里度过她的中秋节,离家近两年,在世界前沿学府全心研究肥胖发病机制,有望成为治疗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的新靶点。大洋彼岸的月光,成为她心中最深切的思念和奋发前进的动力。

在天津市协和血研所,25岁的宋辛正在实验室做一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课题。三年前,他从山东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本科毕业,树立起勤奋严谨的治学风格,为了在毕业季之前做好自己的课题,他今天选择留在学校里欣赏月光。

在首都北京,39岁的书画家李树涛身患退变性脊髓牵张症,多方求医未果,身心承受极大痛苦,上个月在齐鲁二院脊柱外科接受谯勇医生的手术新疗法,终于重获新生,因病四年未拿起画笔的他,在生命的画卷上重新迎来了月光,已经将开一间培训画室提上日程。

在北院区,36岁的李如三天前顺利产下一名6斤9两的女婴,刚刚升级当妈妈的她,将与家人在这里一起度过中秋团圆夜。“双节”期间,这所崭新的医院先后迎来8名健康新生命的诞生,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和温馨的服务确保母婴平安,让无法回家过节的他们,也感受到如月光一般的节日温情。
……
同时,今天,齐鲁二院“一院三区”——中心院区、南院区、北院区24小时健康守护不打烊,医务工作者们坚守岗位,严阵以待,在日光和月光下,全力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与平安。
月圆人安,是此刻最朴素也最真挚的祝愿。
谨以此文,致敬每一位信任齐鲁二院的患者,也致敬每一位为生命拼尽全力的医务工作者。
今夜,唯愿健康如月光般——
天涯共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