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山东网·新感知7月31日讯 7月18日-31日,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大学倍半硅氧烷交叉学科与创新中心承办的2025“倍半硅氧烷化学的创新与未来”国际会议暨暑期学校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前沿突破——倍半硅氧烷的多维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海内外46家高校和企业的120余名代表参会,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法国、日本、波兰、韩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泰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国际代表。本次活动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的双立项支持,并正式纳入2025年第15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教育无国界”教育周系列活动。
开幕式于19日在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举行。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布乃鹏在致辞中提到,山东大学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倍半硅氧烷研究的国际重镇和该领域国际会议的策源地,山东大学将持续推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本群马大学Masafumi Unno教授作为国际学术代表在致辞中说,由山东大学发起的倍半硅氧烷国际会议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为全球研究者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本届会议汇聚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将有力推动倍半硅氧烷化学的创新发展。美国鲍林格林州立大学博士生Ethan Thomas Chandler作为国际学生代表发言时说,这次会议为年轻学者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深入交流。
大会主席刘鸿志教授在开幕致辞中提出,倍半硅氧烷作为新兴交叉学科,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发展态势。从环境治理到精准医疗,从新能源开发到绿色催化,倍半硅氧烷材料正在多个战略领域展现出革命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这类材料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本次大会重点聚焦四大前沿方向:分子水平的结构设计与精准合成、多功能先进材料的创新开发、规模化工业应用的关键技术突破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本次会议设置了23场权威专家报告和34场青年学者报告,系统呈现了倍半硅氧烷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涵盖结构精准可控的倍半硅氧烷合成、智能响应材料开发、新型功能材料设计、环境与能源应用等四个重点方向。
会议特别设置了人工智能与倍半硅氧烷化学发展的专题讨论,深入探讨了新技术背景下该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会后,40名国际学生继续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暑期学校活动,通过传统文化体验、工业园区参观、工作坊实践等活动深化了学术交流。本次活动不仅推动了倍半硅氧烷化学的全球发展,更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人才搭建了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