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链接校企组建7家工程师技术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23 12:24:49 发布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宋喜群、冯帆

7月19日,山东大学举办2025年卓越工程师培养高端论坛暨校企导师交流会。会上,山东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分院揭牌,威海、青岛、苏州、深圳4家分院分别依托两个地方研究院和两个校区建立,标志着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迈入了体系化、专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吴臻表示,强化校企协同培养卓越工程师,是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产教融合育人的具体行动,也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的有力举措。要面向国家急需,提升服务支撑力,锚定“卡脖子”技术难题背后的核心人才缺口,动态调整培养模式、培养路径;深化校企协同,激发技术创新力,建全长效机制,支持“揭榜挂帅”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赋能校企导师,强化育人引领力,进一步健全机制,畅通双向挂职渠道,让校内导师更懂产业需求,让企业导师更明培养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汇聚政、产、学、研多方聚合力,加大改革力度,构建与现代经济、科技和产业相适应的全周期育人模式,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中国中铁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周翔说,校企双方要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企业为学生匹配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攻关课题,提供学生实践成长成才环境,校企导师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实践计划,深度参与学生全过程指导,要强化育人共同体建设,促进产教优质资源在跨领域、跨地域、跨组织层面的高效融通,实现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

为强化实践教学和技术攻关,有效汇聚企业工程项目,切实培养学生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学院组建安全与智能建造、元宇宙、表面防护、交叉创新、智能制造、半导体材料、工业母机等7家工程师技术中心。中心具有实践课程教学、真实课题攻关、真实场景的工程实践和高效的协同创新四个功能,将成为链接校企,开展高水平科研训练和联合攻关的重要平台。

为加强企业对接的有效性,创新建立领域召集人制度。第一批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领域召集人来自新材料、工业母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未来,他们将在加强校企合作和项目开展、提升国家专项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发挥作用。

大会还举办了4场校企导师交流会,与会人员围绕项目制育人、工学交替实践、校企导师联合指导、实践成果多元评价等问题开展了交流研讨,并就学生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宋喜群、冯帆)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