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清版《海尔兄弟》动画片正式上线,不仅唤醒一代人的童年回忆,也将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的成功离不开其稳定强大的供应链,创始人张瑞敏曾直言,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正是凭借卓越的供应链管理,这一中国品牌成功走向全球。
今年初,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表示,海尔集团将在进一步提升中国品牌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平衡好成本竞争力与安全供应链之间的关系,致力于建立一个全球高效协同的柔性供应链体系,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持续推动企业的全球化发展。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供应链为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枢纽?从本质来看,它是相关主体基于利益连接而形成的分工合作关系,是超越单一主体边界进行的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方式。这种系统化协作模式,对于企业而言,既是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稳定器”,更是驱动业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其高效运转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在产业链竞争中的地位以及长期价值增值能力。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孟庆春介绍,供应链是“四流合一”,即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共同支撑着企业的良性运作与发展。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于2019年获批设立学校首个新文科专业——“供应链管理”,经过6年的成长和发展,深受学生喜爱,并获得业界认可: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获评A+专业。
作为聚焦跨学科融合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战略新兴专业,其人才培养成效在学生的成长路径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保研至北京大学的学生魏杰伦说:“通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优化运作等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跨学科的系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让我能够主动跳出单一领域,从更宏观的视角审视问题。在参与各类项目时,能够更快地把握整体脉络,理解各环节间的复杂联系,从而提升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效率。”目前就职于浪潮集团的毕业生侯芊卉说:“供应链对企业而言,如同人体上复杂的神经网络一般,支撑企业完成各项业务。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涉及物料质量控制、交付周期、需求预测、物流成本,甚至国际形势等。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得失,做出最优决策。在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背景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供应链中的复杂问题。”
“对供应链管理而言,安全、有韧性至关重要,这与金元素本身所具有的特质高度契合。所以,我们用‘金’来提炼我们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孟庆春教授说。秉持这一理念,专业建设团队精心打造了“五维锻造”专业建设模式,从“金学生、金教师、金课程、金教材、金实验”五个关键维度发力,全方位推进供应链管理专业的系统化建设。
具体而言,团队通过前瞻性布局与精准施策,构建了一套从专业推介到分流选拔的全链条人才吸引机制,有效吸引院内优质生源向供应链管理专业集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立足“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创新性地实施跨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夯实学生数理分析与商业决策的复合能力基底。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创新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通过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从入学到毕业全程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指导,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的“金学生”,为供应链管理领域输送高素质的未来领军人才。
目前,专业教学团队汇聚了近30位高水平专职教师,构建了层次分明、梯度合理的师资队伍体系。团队成员涵盖青年长江学者、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山东省教学名师等教育领军人才,以及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和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未来学者等新生代学术骨干,他们各具专长、优势互补,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持续的创新动力,成为驱动专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
为炼出“金”课程,学院出台了本科教育教学奖励办法,激励教师积极开设新课程、持续提升经典课程品质。专业团队打造了一套由“管理科学—商务信息分析—战略与组织管理—供应链运营”四大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敏捷响应、韧性可持续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提供完备的方法论支撑。
教材是教学的关键。团队高度重视教材建设,规范使用优秀教材,并积极引导教师使用规划教材、编著高质量教材。近年来,团队出版的《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教材,凭借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被国内数十所高校使用,深受师生好评。此外,《供应链信息管理》作为国内首部供应链管理本科教育领域信息管理的教材,即将正式出版,填补了该领域的教材空白。《供应链物流管理》获评山东省高等教育一流教材、《运筹学》入选“新文科”经济数学系列教材,这些成果充分彰显了团队在教材建设方面的“炼金”实力。
在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方面,团队充分发挥管理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平台优势,精心建设了供应链数字孪生实验室、数智管理决策模拟文科实验室及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系列特色实训载体。团队将供应链企业真实业务场景转化为可交互的虚拟现实(VR)资源库,通过理论知识的可视化呈现与场景化重构,引导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完成认知实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体验。
此外,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VR技术与信息交互的供应链制造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已获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为实验教学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也为培养适应数字时代需求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山东大学供应链管理专业将以“数智技术驱动发展、产教资源深度融合、战略目标精准导向”为核心理念,秉持“炼金”的执着与匠心,立足“新文科”建设要求与“双循环”发展格局,精心构建具有山大特色的供应链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