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人工智能赋能高等学校数学课程教学发展研讨会在济南举行。来自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200多名教师参加活动。

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吴臻表示,当前,山东大学积极推动AI赋能教育教学,不断促进人工智能与各方面深度融合。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汇聚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数学学科教育和课程在AI时代下的建设路径,不断开拓革新数学课程的组织结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为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泽表示,高等教育出版社将加强与各高校合作,为高校师生提供更符合国家人才培养要求、更符合人才培养规律、更高质量的数据集、智能体,服务高校更深入的推进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
山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曾宪文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探索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数学课程教学的新路径,为山东乃至全国高校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教学方面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范例。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作了题为《AI 时代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人工智能与科学教育协同的新定位与新范式》的主题讲座,讲述了AI与教育一致性与差异性、AI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冲击、人工智能协同教育的关键任务与实施路径、“师—生—AI协同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探讨。
吴臻和同济大学副校长许学军分别作《聚智创新:AI 时代高等教育变革与人才培养新路径》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数学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国家教学名师、电子科技大学黄廷祝教授,国家教学名师、合肥工业大学朱士信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春丽副教授,齐鲁工业大学王晓丽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爱课程中心高瑜珊副编审等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数学课程及教材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有效赋能数学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创新、智慧课程建设和应用的探索实践等主题作报告并展开了深入探讨。
活动由山东大学数学学院、山东大学公共数学发展中心联合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旨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更好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支撑作用,全面提升本科教学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