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走进滨州

发布时间:2025-03-31 14:59:58 发布来源:大众新闻 作者:李淑霞

日前,滨州科技大市场“渤海科转赋能汇”——山东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滨州站)活动在渤海先研院举行。

活动现场,山东大学分别与滨化技术有限公司、山东省高端铝共同体、滨州渤海活塞有限公司等我市6家公司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建设银行滨州分行、恒丰银行滨州分行等驻滨银行,分别与我市企业就6个科技成果转化金融项目进行签约;来自山东大学的5名专家教授分别围绕“生态材料,生态产品,生态未来”“汽车零部件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成型工艺”“基于3D视觉感知的智能免示教焊接机器人”等进行成果路演;全国科技评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技术经理人职业能力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青岛农业大学副教授肖克峰应邀作《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在技术转移中的应用》主题报告。

科技兴则城市兴,创新强则发展强。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头号任务”,举全市之力推进“双型”城市建设,构建了“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打造全省首个市级科技大市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围绕滨州产业供需衔接,搭建科技“五库”(企业库、需求库、专家库、成果库、专利库),开展“企业高校行”产学研精准对接活动,为技术找市场、为企业解难题。

山东大学科技成果直通车活动作为学校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新模式的新探索,自2019年6月实施以来,已先后在省内外举办活动40多场。滨州与山东大学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近5年,学校承担山东魏桥、山东三元生物等40余家企业近百项产学研项目,合作经费近2亿元,分别与滨化集团、山东京博控股集团共建千万级新型平台,走出了一条校地校企联动、协力共促产学研融合的高效合作路径。

此次山东大学高端制造、高端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等领域的科研成果在滨州成功实现转化应用,标志着校地协同创新体系取得阶段性进展。作为区域科创成果转化枢纽,滨州科技大市场将持续深化实验室创新成果与产业应用衔接机制,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为滨州市产业结构优化与能级跃升提供强劲动力。

科技金融是推动创新的助燃剂,更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枢纽。本次落地的6个科技成果转化金融项目,总签约额达2390余万元,旨在通过“技术评估+信用担保+金融创新”的闭环服务模式,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破解融资瓶颈,让更多“实验室里的论文”转化为“生产线上的专利”。

会前,与会人员还分别到渤海活塞、航桥新材料、大有新能源等我市企业调研交流,并到渤海先研院展示交易中心及滨州科技大市场参观。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