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高校博物馆成为文博参观新选择 如何大步“迈出”象牙塔?

发布时间:2024-10-21 09:41:07 发布来源:央广网 作者:

央广网北京10月18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在前不久的国庆假期,“博物馆一票难求”的话题多次冲上热搜。对此,多地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举办夜场活动,以更好满足公众期待和需求。博物馆假期一票难求的背后是一些热门博物馆在高峰期接待能力趋于饱和的现实。

不过别着急,文博参观有新选择,跟社会博物馆相比,一些藏在高校中的博物馆,不仅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馆藏珍品,还承载着一所大学的历史底蕴,绝对值得一探。如何让深藏不露的高校博物馆大步“迈出”象牙塔,走入大众的生活?

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校区新馆

山东大学博物馆是高校中首批获评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建筑面积超过四万平方米的青岛校区新馆,文物、古生物、科技考古等各种主题展的热度持续升温。山东大学博物馆副馆长肖贵田说,从2021年对社会开放以来,青岛校区新馆的观众人次屡创新高,校外游客已经成为绝对主力。肖贵田介绍:“今年目前观众已经达到17万人次,我们预计今年会突破20万人次。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统计。亲子家庭能占到一半的观众,另外还有大学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有着十多年的对社会开放历史,哈军工纪念馆馆长李宏说,在哈尔滨旅游热潮的推动下,他们精心打造的研学实践基地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前来参观游览。李宏表示:“从接待数量上,这一年随着哈尔滨的旅游热,我们年参观能达到18万人次,这里面中小学生大概能占到46%。很大一部分是服务于大中小学生的。”

记者发现,高校博物馆的藏品大都与本校优势学术研究密切相关。山东大学博物馆的主打特色是考古成果。肖贵田说,上万件文物绝大多数都是本校考古专业的师生亲手发掘、修复的。“山大考古有50年的教学历史,学生实习会留一批考古文物做标本,这就成了博物馆的积累,博物馆主要是以考古文物为特色。我们现在目前在展的有9个展览,从1亿年生物的历史一直到百万年的人类历史。为什么要做这个?主要是山东大学有最强的人类演化的研究团队,也是我们的一个特色。”他说。

南京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博物馆

在当下的文博热潮中,藏身高校的宝藏博物馆渐渐被人们看见。上个月,首届南京高校“博物馆”联展启动。活动期间,南京各高校博物馆、校史馆、纪念馆、标本馆等面向大学新生集体开放,组织百场线下活动,展示数十万件藏品。南京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博物馆馆长戴建华介绍:“我们博物馆每年都有一万多人来参观。在每年3月份,我们博物馆都有开放月活动,志愿服务团队也会配合开展一系列的科普活动。今年9月份南京高校博物馆联展打破了高校博物馆传统的封闭状态,使得原本‘藏于深闺’的高校藏品能够走向更多社会公众,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珍贵的学术资源。”

在江苏南京,51所高校中“藏”着67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戴建华说,高校博物馆的规模和类别多样,藏品数量和种类虽然不如大型社会博物馆丰富,但在特定领域内藏品更为集中和专业。在他看来,高校博物馆与社会博物馆能形成有效互补。

“我们博物馆藏品非常丰富,珍藏有不同时期的动植物标本。尤其珍贵的是收藏有5件国宝白鱀豚剥制标本,还有我国早期一些著名的植物学家采集或鉴定的标本。此外,我们馆许多标本背后蕴藏的科学家故事与科学家精神也是我们科普教育的重要抓手。”他说。

有一种声音认为,高校博物馆,理应以承担校内教学和科研任务为主,过多社会接待会影响教学秩序。对此戴建华并不认同。他告诉我们,高校博物馆除了要服务本校的教学和科研,还承担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戴建华认为:“我们博物馆是学术研究和科普教育的桥梁。我们每学期会组建科普讲解志愿者团队,通过专业老师或优秀讲解员的培训,让学生能够准确且生动地为大众科普服务,为大学生、中学生及小学生服务。高校博物馆承担校内教学和科研任务与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其实并不矛盾。我们通过合理的安排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没有发生冲突这种情况。”

肖贵田说,从他们的实践来看,教学科研需求和社会参观需求在时间上可以实现有效错峰。“周末预约的人数会多一些。我们平时个人观众,预约到每天不要超过500人,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基本上就会大幅度敞开预约5000人。”他说。

实际上,更多的高校博物馆开放程度有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高校博物馆仅接受团体预约参观,有些则只在周末接待预约。戴建华说,这与一些高校博物馆人手不足、场地短缺、资金匮乏有关。高校博物馆没有专职岗位,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讲解员也大多是招聘的学生讲解员,队伍不稳定。运行资金有限,场馆面积不够,接待能力受限。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博物馆需要接待越来越多的社会观众,这对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李宏看来,应统筹谋划,推动高校博物馆更好地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李宏表示:“高校博物馆没有国有博物馆那些免费开放的政策,或者是专项的资金支持,都是靠学校的文化建设经费来支持。所以能打破这个瓶颈,还是需要国家的文物部门、财政部门、文化部门,各方形成合力,给予高校博物馆更多的在国家政策上的支持。能够更有利于走出象牙塔,服务于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总台记者谭瑱 钱成 刘颖超 魏雯雯)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