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著名作家、文化部原部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蒙做客山东大学,作题为“传统文化的特色与生命力”的学术报告。

讲座伊始,王蒙先生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认为其不仅存在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里,还体现在人民、生活、乡土、语言、言语、风习、灵魂中。王蒙先生详细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我们一以贯之的精神品格;“创新性”和“包容性”增益了中华文明的活力与选择空间以及中国的文化自信;“统一性”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完整性与凝聚力;“和平性”则与文化立国和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息息相关。王蒙先生认为,这五个突出特性,既是对传统的总结与分析,也是对未来的开拓与引导。

王蒙先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分享了关于中华传统思路“三性”和中华“三尚”的思考。“此岸性”强调活在当下,关注现实生活;“积极性”关注为人的性情与品德;“实践性”侧重经世致用。“尚德”是礼仪之邦的传统彰显,是文化立国的根基;“尚一”是“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的缩影;“尚化”重视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价值意涵。王蒙先生还用三组词概括出中华精神的品格。
讲座最后,王蒙先生联系“两个结合”的重要时代命题,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必然性,呼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传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互动提问环节,王蒙先生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答和交流。